22 推廣

22推廣 正科級幹部 書包網

李長生從楊立國同學那裡回來,找到馬一默,說:“馬書記,我有個打算,想和你商量一下。”

馬一默以爲是處理黑虎礦的事情,有些緊張,卻故作鎮定:“李局你有什麼事?”

李長生說:“前兩個月我和你說過一個二氧化碳氣體爆破的技術研發,你還記得吧。”

馬一默已經忘記了,卻說:“我記得,怎麼樣了?”

李長生說:“昨天我和立國去實驗室看了,應該沒問題了,我親自試了幾次,立國也試了,都沒火花。”

馬一默見他不說黑虎礦,不說八穩鎮,心情平靜下來:“好事嘛!安全生產工作以科技工作最爲重要!”

李長生說:“馬書記你說得對,我的打算是,在季平的煤礦,推廣二氧化碳氣體爆破技術,把雷管引發瓦斯爆炸的機率給降下來。”

馬一默一聽,這樣的話,摸底的事,不是能停了?就說:“這是大好事!我大力支持!如果資金上有問題,我到財政局跑一跑,實在還不夠的話,找些礦主拉贊助——這個錢他們必須出!”

李長生說:“資金確實有些問題,馬書記你要能給跑一跑,這當然最好了。不過,還是不要找礦主開口要錢吧。”

馬一默頓了頓,說:“我還有個建議,要推廣技術,就先要有試點,再在基礎好的礦推廣,全面展開。”

李長生想了想,說:“這是個穩妥的辦法,如果情況不熟悉,就上項目,容易出問題。我總是着急,想把活一天全乾完,剛纔還想和你商量把全縣的礦主集中起來開會,要求他們上項目呢。”

馬一默一笑,不說話。

李長生接着說:“那這樣的話,就要從我們排查過的礦開始了。”

馬一默等的正是這句話,再有幾個月,王德高的煤礦也該出手了,就說:“對!不妨把排查的工作先放一放,來一個技術改革專項大行動,開一個動員會,我可以在會上講一講——當然,主要是李局長你主講。”

李長生說:“這樣也可以。”

馬一默怕李長生變卦,說:“李局,你的排查工作,取得明顯的效果,昨天馮仁敬給我一個報表,從排查到現在,季平煤礦的事故率明顯下降,我都看在眼裡。但是要從根本上改變事故多發,必須從技術革新上動手。我們是安監隊伍,不是救火隊。全力推廣技術革新,咱們在全省,作個表率!”

李長生說:“馬書記你說得有道理,排查的事情,可以緩一緩,我們先把主要精力往技術推廣這邊放。”

馬一默放了心,說:“這就對了。應該先抓主要矛盾嘛!”

馬一默沒想到,李長生又開口說了一件事:“馬書記,還有一個問題我要和你商量。”

馬一默心想,只要不是去查王德高的礦,一切都有商量,問:“什麼事?”

李長生說:“經過幾個月的排查,我發現了個問題。現在我們的隊伍力量單薄,咱們十個人,能抽出來到礦下去檢查的人不多,就算我和立國各帶一隊,也不過是兩個檢查組,想把季平的煤礦盤查一遍,得要一年的時間。”

馬一默心裡閃起了智慧的火花,說:“是有這個問題,我五十多了,但是說到下礦,我未必就比小夥子差,李局你就安心搞你的技術推廣,我和小馮兩個人組成一個檢查組,到八穩鎮排查去!”

李長生說:“不是這個意思,局裡工作的正常運轉,全靠馬書記支撐,你要下礦,局裡的日常工作就停擺了。”

馬一默還要堅持,李長生說:“我和你商量,是有更重要的工作請馬書記協調。”

馬一默心裡開始疑惑,問:“什麼事情?”

李長生說:“我聽說市局前年成立了安全監察大隊,參照公務員管理,對煤礦監察起了很大的作用。咱們分局當時成立的時候,是十八個編制,現在只佔用十個名額,市編辦也不提這事了。馬書記你能不能去到相關部門打聽一下,這八個編制,還給不給了?能給最好,如果不能給公務員編制,也像市局那樣,給我們八個參公管理的崗位,我們也成立個安全監察隊,對加快排查,能起到作用。”

馬一默也一直在惦記這八個編制,場面上也有不少老熟人找到馬一默,想要安排自己的親戚朋友,來分局當公務員。但馬一默礙於是二把手,慣例不管人事組織,就一直沒開口,現在李長生說了,就積極反應,說:“這個事情,我一直在考慮,縣裡有不少單位機構臃腫,人浮於事,而我們分局一個人恨不得掰成八塊用,卻在編制上卡我們。我就去跑一跑,但是跑下來以後……”馬一默的智慧的火花又閃了,“招公務員或參公人員,不是小事,一定要嚴格把關,筆試、面試,一樣都不能少,招收完了,還要進行培訓,必要的時候,還要送到市裡、省裡去培訓。李局,你現在是專家了,這個工作主要你來幹,這是和技術推廣一樣重要的事情,這幾個月,你少不得要爲此多辛苦,其他的事情,我盡力而爲,替你多分擔一些。”

李長生說:“對,嚴格把關,加強培訓,這是持重穩妥的辦法,我都同意。招聘的範圍,我想了想,是不是應面向煤礦,學歷比較高,有采煤一線工作經歷,對煤礦有感情的同志最好。”

李長生提出的範圍,馬一默只同意“學歷比較高”一條,他有些不高興,臉上卻沒有表情,說:“這個可以再商量。”又想,比起王德高的礦,給老朋友的親戚朋友安排參公,是次要矛盾,因此又說:“李局,你連技術推廣,帶選拔監察隊伍,最近將夠你忙的,你要悠着點幹。”

李長生說:“我知道,馬書記,你若有時間,就先跑一跑編制的事情,雖是磨刀不誤砍柴工,但磨刀的工作,卻要早動手。”

馬一默敷衍李長生說:“好,馬上磨。”

譚木石聽說李長生要到礦上去推廣新技術,又要跟着去,李長生說沒問題。因不是去八穩鎮,馬一默也很放心,也讓譚木石跟着去,只是楊立國見譚木石這個北京人總跟着自己,心裡有些不痛快。

譚木石以爲楊立國脾氣怪,也不理他,忍着自己的個性,對楊立國還挺客氣。在譚木石看來,比起在分局一個人待着,不時會想起何安萍,還是四處走一走好。譚木石會開車,每當走到道上,楊立國把車停了,大夥上廁所,再上車,譚木石就問:“楊主任,我替你開一會兒吧?”

楊立國起初不理他,李長生後來就說:“立國,你如果累了,就讓小譚開一開嘛。”

楊立國就把鑰匙插在車上,坐到後排。譚木石開起車,想,開了車,也算我參與了工作。

到了礦上,礦主見李長生來了,都笑臉相迎,讓茶讓煙,忙個不住。說到技術推廣,停工不算,還要往裡投錢,全變了臉,擺出各種困難來,不想被推廣。李長生就把事情掰開揉碎了說。譚木石坐在一邊聽,聽上幾次,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成了半個專家,有時也開口給李長生幫腔。

譚木石是記者,拿手的就是蠱惑人心,引導情緒。雖然是文科出身,講起推廣技術,卻也頭頭是道,比李長生說得都好,更不用說楊立國了。

和李長生大講進行技術改革的好處不同,譚木石重點講的是,不進行技術改革的壞處,有時趁李長生不在,他還加幾句威脅的暗示,說,這又不是壞事,如果不按領導的意思辦,那明年煤礦年檢,還想不想過了?六證到了期,想不想續辦?等等之類的話。

李長生知道了,雖不說支持譚木石,但這個話的結果是促進了技改,也就當不知道,有時談話談到一半,還故意出去一下,讓譚木石放膽說幾句狠話。譚木石本來是跟着看熱鬧,卻無形中加快了技改的進度。

楊立國雖然和譚木石還是沒話說,但有時候在道上開車開到一半,把車停下,主動說:“小譚,你來開一開。”

在出去的路上,譚木石要是不開車,有時候會給柳三變發一個短信,問白江南有沒有再找你麻煩?

柳三變值班時間不回信息,下了班纔回譚木石,說最近來得少了,不過還常向別的服務員打聽,柳經理在不在?前些天來的譚局長最近來沒來?

譚木石就說:“看來我得常去用一用這個白金卡。”

柳三變說:“這種卡很少幾個人纔有,白江南爲什麼給譚先生?”

譚木石採訪時,拿人東西習慣了,也不覺得王德高這張卡是什麼大事,就說:“主要是他老闆看我長得帥,和白江南無關,他一個狗腿子,我估計他也定不了這種卡給誰不給誰吧?”

柳三變說:“就是。”

兩個人一起嘲笑着白江南,談得挺融洽。譚木石也不是每次都和李長生下礦,不去的時候,他一個人沒地方可去,往往就打個黑車,去了富華。到了富華,也不去餐廳,直接去202休息室。柳三變抽個空跑過來,問譚木石想吃什麼?譚木石就點上一兩個菜,有時候還要一個啤酒喝一喝,柳三變親自去下單,過一會兒把菜送上來,譚木石一本正經地說謝謝。柳三變有時候從身後拿出一個橘子,或者蘋果,說:“偷的。”

譚木石就拿起水果說:“先吃了它,不然給人看見,柳經理偷東西,我跟着吃掛落。”

柳三變是南方人,不知道什麼叫“掛落”,譚木石就講給她聽。譚木石知道的事情不少,又是從北京來的,柳三變長到二十四歲,只去過一次省城,連省都沒出過,柳三變對他有一些崇拜。

眼看五一了,譚木石說:“三變,五一你們放不放假?”

柳三變說:“不放假。”

譚木石說:“那算了,本來我想五一了,我想在季平玩一玩,我不認識季平的路,想請你給我當導遊。”

柳三變說:“我不放假,但是可以調休,我兩年都沒調休過了。拿過兩次全勤獎。”

譚木石想起她要給老柳治病的事情,說:“全勤獎多少錢?我補給你。”

柳三變的臉紅一紅,說:“做了值班經理,有調休的假,也算全勤。”

譚木石說:“那你能去吧?”

柳三變說:“譚先生,你是白金會員,要服務好。”

本來柳三變和譚木石熟了以後,譚木石稱她做“三變”,而柳三變不再稱他“譚先生”,也不稱他“譚局長”,也不稱他“譚木石”,什麼也不稱,現在爲了白金卡這個事兒開玩笑,又稱他譚先生。譚木石想一想說:“三變,你比我小差不多十歲,以後你叫我老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