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地震

23地震 正科級幹部 書包網

五一假期譚木石和柳三變約好了時間地點。譚木石帶個相機,早到十分鐘,等着柳三變。不一會兒,柳三變來了。今天柳三變沒穿制服,譚木石開始一眼都沒認出來。仔細看那衣服,都是普通的料子,還是半舊的,可見柳三變爲老柳攢錢,非常用心。

譚木石不由得想起何安萍在大學裡,不也是這樣穿衣服?當時也沒意識到勻一些生活費給她,關心關心她的物質生活,光想着要同她在精神世界對話了。現在要同她在精神世界對話是不可能了,想要關心物質生活也是不可能的了。那天晚上,看何安萍手的鑽戒,有一塊冰糖大小,還有脖子上的粗大的金鍊子,取下來拴條狼狗,狼狗準掙不開。

柳三變見譚木石看着自己不說話,有些不好意思,譚木石於是放下何安萍的鑽戒和狗鏈子,問柳三變:“三變,你帶我去哪裡玩?”

柳三變說:“季平有個十九澗,風景挺好的,我們去那裡看看。”

譚木石說:“記得杭州有個十八澗,季平比杭州還多一個,看來不簡單,快帶我去。”

柳三變帶着譚木石搭上公交車,中間還倒了一次,上午十點,到了十九澗。譚木石一看,果然非常秀麗,比杭州九曲十八澗一點不差,而且遊人很少,是個好去處。

柳三變也很高興,帶着譚木石指東指西地看。譚木石拿出相機,給柳三變拍照。到雜誌社上班以後,譚木石常用相機,對攝影也有一點心得。他給柳三變每照一張,柳三變都要看一看,看完了,柳三變總說:“不好看,刪了吧。”

譚木石就笑一笑,說:“好,刪了。”一張也沒刪。

兩個人其樂融融,從十九澗順流而下,一處一處地看,風景一處勝過一處,不覺已經到了中午,天熱了起來,譚木石把外套脫了,搭在肩上,手裡還給柳三變拍照片。兩個人轉過一片竹林,水面忽然開闊了,水流也緩慢下來,水底的鵝卵石清晰可見,柳三變說:“我要下水。”

譚木石就問她:“水涼不涼?”

柳三變說:“不涼了吧。“

譚木石就說:“你下吧,我給你看着鞋子。”

柳三變彎腰去脫鞋子,一截雪白的手臂露出來,和雪白的手連在一起。又見柳三變把鞋襪脫了,那腳比手還白,忽見柳三變晃了一晃,光着腳就跑上岸來,拉住譚木石。譚木石問她:“怎麼了,水裡有蛇?”

柳三變說:“水底好像在動。”

譚木石正想說柳三變瞎說,卻看見那水澗的水好像一下停住了,又突地往上一跳,立刻就渾濁了,自己的腳下也明顯地動了起來。柳三變嚇得叫出聲來。譚木石本來也有些慌張,柳三變一出聲,他倒鎮定下來,說:“是不是地震了?不要怕,咱們在開闊地,不會有事。”

好在地動了一下,就不再動了。譚木石把柳三變扶在自己肩上的手推開,說:“應該是小地震,就算是大震,震源也不在季平。不過,咱們先回去吧。”

柳三變說:“好。”

沒等柳三變穿好鞋,譚木石就接到幹鉤於的電話,急乎乎地問:“譚木石,你還活着吧。”

譚木石說:“活着。”

幹鉤於說:“剛纔大震了,我一看地圖,震源離季平不遠,你如果住在危房裡,怕一傢伙砸進去,我在南方就你一個朋友。”

譚木石有些感動,不過他說:“師兄你如果真關心我,把王德高的稿子給我發了。”

幹鉤於說:“我操,我看你還是被砸死吧。”把電話掛了。

譚木石這纔想起來,李長生在不在礦下?趕緊給李長生打電話,李長生接了電話,說:“小譚你在哪裡,快回分局,我去市裡開會,要求回來馬上向黨員傳達。”

譚木石鄭重起來,說:“我馬上回去。”又問,“李局長,你沒事吧?”

李長生說:“沒事,今天是招聘監察隊員考試,沒下井。”

譚木石又問:“楊主任呢?”

李長生說:“也沒下,他一個月沒回家,我給他放假了,不知走沒走。”

譚木石放了心,見柳三變穿好鞋子,說:“三變,你臨省有沒有親戚?”

柳三變說:“沒有,我的親戚都在季平。”

譚木石問:“同學朋友的有沒有?”

柳三變說:“沒有,我要好的同學裡,只有幾個在省城,外省沒有。”

譚木石說:“那我們回去吧,要不要給家裡打個電話?”

柳三變臉一紅,說:“不用。”

譚木石也不想柳三變爲什麼臉紅,說:“走吧。”又說,“到了縣裡,我要回局裡開會,你先回富華吧,等情況明白了,我再叫你一起玩。”

柳三變說:“好。”

譚木石到了局裡,馬一默、馮仁敬和楊立國都在分局裡等着李長生從市裡回來。馬一默因爲沒能也去市裡開會,有些不高興,沉着個臉。譚木石、馮仁敬和楊立國知道馬一默的脾氣,都不出聲。

直到下午四點多,李長生才從市裡回來,先找到馬一默,把在市裡開緊急會議的情況,大致和他通報了。按照要求,要在分局中層以上幹部會議上傳達會議精神。聽說要開會,馬一默的精神又亢奮起來,說:“好!我來主持?”

李長生說:“對,我把緊急會議的情況和大家說一說,行不行?”

馬一默說:“就這樣!”

李長生、馬一默、楊立國、馮仁敬、譚木石等五個人湊到馬一默辦公室。馬一默說:“開會!”

馮仁敬不知道好歹,又說:“小楊,去打水。”

還沒等李長生說話,馬一默就說:“不用去了。”

馬一默開始講話:“你們都知道了,今天南方發生了強烈地震,震源就在我們幾百公里之外。我剛纔還聽說,季平有一些危房和豬圈,被震塌了,還沒有聽說有人員傷亡的情況。市政府召開緊急會議——我在分局主持工作,沒有去。李局去開了。”馬一默依依不捨地說,“下面請李局長傳達一下會議精神。”

李長生說:“同志們,這次大地震,情況非常嚴重,北京的領導已經到了災區第一線。按照上級要求,全國都要動起來,抗險救災,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集中全國四面八方的力量,打好這一仗!”

馬一默聽了,首先激動起來,說:“咱們共產黨員,這個時候,就要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爲中央分憂,爲災區人民分憂!”

李長生說:“馬書記說得對,今天市裡開會,給相關的單位下達了地震以後的緊急任務。具體到安監繫統,再具體到咱分局,有兩項。第一個,派人去災區直接救災——中央說,救人是第一位的。第二個,安監繫統要在煤礦、非煤礦山展開一次大排查。對季平來說,主要是煤礦。在排查期間,全縣的煤礦全部停產,確定了受損程度,修整以後再開工。”

馬一默聽了這些話,心裡活動起來,把聽到的這兩個任務,全部與給王德高打傘聯繫起來。

貪官可惡,就體現在這裡,不管遇到什麼事——多麼重要,他想到的,首先是自己的利益。

馬一默把這兩條分解。

第一條,派人去災區,要派就派懂煤礦、懂救援的人,那麼剩下的人就不能去排查煤礦,那麼排查煤礦的進度勢必減慢。

而第二條,更是利好消息,全部停產,王德高的礦產量受一定的影響,但這沒辦法,全縣都這樣,明面上不生產,風頭一過,可以私下裡生產。而排查,卻要從頭開始,從頭開始,豈不是要個一年半載?另一方面,還抽走了一部分人,進度不是更慢?

馬一默分析到這裡,忍不住要笑出聲來,說:“這兩條,我都支持。上級的精神,我們堅決落實。”

李長生說:“對,咱們兄弟省受了災,咱們伸出援手,是對的。今天既是傳達精神的會,又算是動員會,先說去救災。我建議把咱們招聘的監察隊員,按照招聘考試、培訓及崗位經驗情況,分成兩部分。救援經驗豐富的,由立國同志帶隊,併到市局的救援隊,參加搶險救災。懂政策、安全生產經驗豐富的,組成排查組,由我帶隊,緊急排查全縣煤礦受損情況,爭取儘快恢復生產。馬書記坐鎮分局,總協調。”

馬一默一聽此話,精神抖擻,說:“我同意!”又不忘給李長生戴個高帽,說,“李局長,你看,你建議成立監察隊,是及時的,現在就能起到作用了。”

李長生說:“不能說是我的功勞,要不是馬書記給跑門路,成立監察隊的速度,可沒有這麼快。”

馬一默說:“哈哈。”

李長生說:“那今天的會就到這裡吧?小馮,你照今天的會議內容,給市局打個報告,請馬書記審完之後,報上去,儘快把隊伍派出去。”

馮仁敬說:“好。”

譚木石聽說要去災區,早就想跟着去,見在座的四個人都有任務,也說:“李局長,馬書記,派救援隊時,能不能帶上我也去?”

馬一默還在猶豫,李長生就說:“搶險救災,不比尋常事情,先不說你能起多大的作用,去那裡,你多吃一口,受災的羣衆就要少吃一口。”

譚木石的臉一下就紅了,李長生意識到這次說話太直了,又說:“咱們全國是一盤棋,你在季平,一樣能爲災區作貢獻。最近你和我、立國去推廣二氧化碳氣體爆破技術,不就是作貢獻?你留下吧,我摸底的數據可能要修正,你正好幫幫我。”

馬一默見勢也說:“就是,小譚你留下來幫幫李局。”

譚木石臉上好過一點,說:“好,我聽領導安排。”

楊立國當天夜裡就帶隊去市裡集合,開赴災區。李長生帶着幾個招聘來的監察隊員,從第一個礦開始,重新檢查。馬一默滿心歡喜,帶着馮仁敬繼續坐鎮分局之餘,大力鼓動王德高下定從煤礦抽身的決心。

李長生推廣新技術的時候,帶着譚木石。這次他又重新下礦,譚木石向他要求好幾次,要跟着下礦,李長生不同意,說下礦不是兒戲,既要對譚木石的生命負責,更要對煤礦負責。讓譚木石在辦公室待着,幫他整理收集修改的數據。

譚木石會用辦公軟件,李長生想要統計、分析的數據,他很容易就給做了。李長生很高興,說:“小譚,這可真不錯。有一些數,都是我拿計算器加和的,我幹一晚上的活,你用電腦半個小時就給辦了,真是人才。”

只是會個軟件,就能給李長生幫上大忙,譚木石也很意外,說:“談不上人才。要說人才,李局長你纔是人才。李局長,我一直想問你,你以前也沒搞過安全生產,到分局來,算是半路出家,怎麼不到一年,就能把經念得這麼熟練?”

李長生想了想,說:“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就是晚上少睡覺,週末多加班。”

譚木石說:“那我比不了你。我晚上少睡覺行,但是第二天早上要補覺。週末加班,也不是不行,但看要給多少加班費。不給,就要鬧情緒。”

李長生哈哈一笑,覺得譚木石誠實,說:“你不知道,小譚,你幫我整理數據,意義重大。我從頭學起安全生產,再加上到礦上檢查,晚上再用笨辦法整理數據,精力實在頂不上,你把我的時間省下很多,我就能轉移精力重點幹其他的事情。”

譚木石說:“那是我應該做的,我到分局來鍛鍊,總要幹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李長生說:“已經很好了。”

譚木石想了想,又說:“李局長,我覺得你也要勞逸結合,我不知該不該說,我看馬書記就注重這一點。”

李長生說:“那不一樣,馬書記是老革命了,事情再多,也可以調整得很有分寸。”

譚木石還想說些什麼,李長生說:“小譚,我派給你一個任務,那就是幫我建一個檔案,爭取在你走之前,把這個工作完成。完成了,我給你評個優秀。我相信你是懂自律的人,心地也善良,其他的,我對你不作任何要求,你可以不坐班,只要注意安全,就可以了。”

譚木石懶散慣了,聽見“可以不坐班”五個字,心花怒放,臉上正經地說:“我盡力完成,如果難度再增加,我一個人做不好,我可以找個學計算機的同學幫忙,建不成檔案,不算完。”

李長生聽了,又很高興,說:“我可沒錢給你同學。”

譚木石又揮一揮手,驅趕空氣裡的銅臭氣,說:“不要提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