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應急之物

6秀夫聽了小皇帝的心願十分欣慰,起碼一個有志向的皇帝比之一個庸愚的皇帝要好的多,但他佩服其想法的同時又覺得十分天真。8ω『┡1中文網保留衆多官員的身份對於穩定朝局是十分有利,可同樣會被朝廷帶來巨大的財政壓力,瓊州那點稅賦養兵都十分困難,靠着原有的積蓄根本撐不過一年的,同時還要供養如此多的官員從哪裡來錢,所以小皇帝想的是不錯,招攬天下人才於階下爲其效力,不過卻沒有考慮兜裡又有多少錢。

“陛下,行朝遷到瓊州後,開支將增加數倍,又將如何維持?”6秀夫知道皇帝是管花錢的,自己是爲國斂財的,國庫出了虧空還要自己來背黑鍋的。既然小皇帝烤自己,那麼他也看看其有何破解之法。

“6相節流之法不失爲一手段,但是隻靠從百姓嘴裡摳出些餘糧,臣僚手裡拿些俸祿,朕和太后減少些花銷都是一時之策,難以維持長久,只會越來越窮。因而節流不如開源!”趙昺猴精猴精的,一聽話茬就知道6秀夫同樣在考自己,使得一場閒聊又變成了君臣鬥法,都不能好好聊個天。而這也表明其對瓊州的經濟並不看好,並沒有解決財政問題的良策。

“陛下想是已經有了計議,臣願聽教誨!”6秀夫有些驚愕,聽其話中之意顯然早有腹案,做好了應對今日形勢的準備,不過心中還是有些不服氣,覺得一個小孩子在軍事上是奇才也就罷了,對賺錢上還有良策真成了妖孽了。

“齊地面山背海,周時尚是荒蕪之地,6相以爲春秋時的齊國又何以成爲霸主之一呢?”趙昺笑笑問道。

“姜尚乃是當世奇才,其修明政事,順其風俗,簡化禮儀,開放工商之業,展漁業鹽業優勢,因而人民多歸附齊國,諸國來朝,齊遂爲霸主。”6秀夫也是大儒,對於姜尚治齊的手段當然知曉,言罷猛然醒悟道,“難道陛下要效仿姜尚經營齊地之策?”

“不錯,據《漢書?地理志》載:齊地負海潟鹵,少五穀,而人民寡。《鹽鐵論》則說:昔太公封營丘,闢草萊而居焉。地薄人少。自然條件極其惡劣不假於今日瓊州,而姜公自齊國初建便因地制宜,在注重展黍、稻生產的同時,利用境內礦藏豐富、魚鹽資源豐富的特點,着力推行冶煉、絲麻紡織、漁鹽等,促進展壯大;還利用齊國交通便利、百姓有重商之俗展商業,推行與列國通貨之策。正是這種“農、工、商”並舉的戰略指導下,齊國製造的冠帶衣履暢銷天下,魚鹽流通列國,諸侯紛紛前來朝拜,齊國逐步由偏僻荒涼的小國窮國展爲雄居於東海之濱大國富國。”

“瓊州之地雖未開化,但隨着行朝的遷入必會移風易俗。其地不分四季,沒有寒暑,江河遍佈,稻普遍兩熟,甚至三熟,土地利用率大爲上升,一畝之田便可有三畝之產。只要開荒闢野,興修水利,招民耕種,便可供百萬人之食,不需幾年便可積糧百萬石!”

“如今在吉陽已現鐵礦,昌化有煤,有煤鐵便不愁無兵器可用。而瓊州四面臨海,煮鹽捕魚乃是土民生活之道,只是規模尚小。且西藩和東南諸國往來大陸皆需途徑瓊州,補充給養,採購特產,其地所產棉布價比黃金,這些皆可成爲我們生財及獲得所需之道。”趙昺一氣說了許多,才停下喝了口茶。

“陛下遠謀非臣等所能及!”江銘聽了嘆道,“當時父帥以爲陛下一意前往瓊州,曾懷疑陛下是借守住前往占城水道之名以逃避敵軍的追擊,原來並非此意,而是陛下早知今日之事,實爲尋找復興之地啊!”

“嘿嘿,你們才知曉啊!”陳任翁笑着接過話道,“當日陛下打下廣州後,卻又執意離開前往瓊州,我便曾問過乃兄。其就言陛下絕非池中之物,棄廣州富庶之地而前往瓊州貧瘠所在定有深意,雖然一直未能參透其中奧妙,但陛下只在瓊州一年便做出了這許多大事,打通了瓊州各州府6上通路,建設了完備的海防,打造出一支鐵軍,將東南沿海的敵水軍盡滅,不過屬下也總算明白了陛下的心意!”

“陛下,恕臣愚鈍,竟未能領會聖意,實在慚愧!”6秀夫面帶愧意道,當時陛下要離開行朝遠走瓊州之事,朝中無人不曉,但是觀望者多,理解着少,而自己也以爲是一班弄臣想挾持其自立爲王,進而冷眼相看,現在想來多半都是陛下自己的主意。只剛纔其能不假思索的便能引經據典說出姜尚治齊之事,就可知陛下涉獵甚廣,絕不是三個師傅短短一年間能教出來的,顯然是早就讀過,且早在甲子鎮之時的朝會上陛下就說出過一番道理,可嘆自己雖留意過卻沒有深究,以致對陛下誤會日深。

“諸位愛卿再誇,朕就要無地自容了,這只是些小聰明,當日還是借殿帥之力,得幾位師傅的謀劃,府中衆人的協助,軍中諸將拼死效命,才得以有了瓊州今日,朕可不敢獨領功勞!”趙昺知道越這個時候越要表現出謙恭,功勞要算在大家頭上,千萬不能獨領,這樣大家纔能有幹勁,當下拱拱手笑道。

“陛下勿謙,臣以爲行朝至瓊後,開支將會激增,而展農桑,開展貿易都需時日,恐仍將入不敷出,尚需應急之計已解燃眉啊!”6秀夫想了想又請教道,他十分清楚財政危機很可能會演變成政治危機,屆時自己將當其衝受到衝擊,因而算是誠心請教。

“6相所言極是,朕在崖山這些時日也曾想過此事,爲今之計可解危機的只有一物!”趙昺點點頭故作神秘地道。

“是何物?”衆人都被小皇帝的話吊起了胃口,想着是什麼東西能立時解除朝廷的財政危機。

“鹽!”趙昺看看衆人吐出一字道……

第005章 困境第1032章 煩心事兒第412章 對決(四)第1439章 逞什麼能第549章 震撼第1469章 我也有田第1281章 謀事在人第1258章 弦外之音第1230章 算人算心第142章 安瓊策(一)第1445章 非其真意第205章 心思難測第1363章 再幹幾年第412章 對決(四)第1065章 戰略調整第1104章 臘八粥第452章 歸來第745章 活地第610章 攪渾水第139章 悄悄的走第1376章 分權相制第744章 算是贏了第369章 改變第1245章 險象環生第361章 苦無良將第933章 不好乾第321章 難做主第995章 先行一步第1046章 兵不厭詐第726章 寓意第1234章 人人自危第1274章 心有觸動第1117章 麓戰第1351章 末將可以第505章 狗都不如第1401章 老天添堵第179章 科技先行第930章 開張了第407章 維穩第003章 隔離船第686章 正視第1128章 孤注一擲第1038章 一定要快第979章 能咋地第1031章 以弱擊強第593章 猜不透第1405章 不免憂心第567章 套路第030章 收留第002章 結緣第809章 動力第1186章 同樣缺錢第1311章 危機突現第323章 煞費苦心第171章 人選第1052章 臨危不亂第221章 各有所長第1432章 士有好壞第1223章 斬首成功第287章 善後第1452章 朝廷也難第852章 樣車第151章 迎頭一棍第310章 抉擇第726章 寓意第1023章 馬說第426章 論勢第1190章 財政爲王第1395章 順勢借勢第195章 假鈔第951章 來不及了第330章 不屈第644章 合適便好第834章 情況不明第1281章 謀事在人第154章 應變第865章 謹慎些好第006章 製藥第1232章 速下徐州第1351章 末將可以第543章 講藝術第639章 各司其職第225章 資源第469章 非利不動第445章 以戰養戰第1326章 三辭三留第305章 覆水難收第1331章 整軍再戰第514章 輸的徹底第1048章 何去何從第1196章 局部優勢第797章 步步深入第1304章 渾不在意第1171章 死的窩囊第165章 這纔是真相第1111章 預判第826章 權衡第1265章 意有所指第439章 歪理邪說第1298章 何以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