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以戰養戰

鹽這東西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吃飯時菜裡如果不放鹽,即使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蠟。81中ω文┡』ω網所以,古人稱鹽是食餚之將、百味之祖。且鹽不僅是重要的調味品,也是維持人體正常育不可缺少的物質,一日不攝入鹽,就像車沒有了汽油。在自然經濟下,人們生活所需大多可以自給自足,唯有鹽只在特定區域出產。若要獲得鹽這種相對稀缺資源,必須依賴外來的貿易供應。

正是如此,作爲十分重要的資源,誰掌握了鹽也就握住了古代社會的財源。在童年時期的人類,由於自然環境的制約,易得的鹽十分有限,因此,鹽成爲了影響人們聚散的重要因素。當人類進入階級社會後,對鹽產地和鹽支配權的掌握和控制便成爲一個政權霸業建立和朝代盛衰的重要因素。當時,食鹽之重要遠過今天的石油。於是乎鹽在古代就相當於今天的石油,是當時的‘硬通貨’。

在古代爲爭奪鹽而生的戰爭屢見不鮮。黃帝也正是因爲先後戰勝了炎帝和蚩尤,佔有並控制着鹽池,其部族才得以日益強大,最終成爲中華始祖。而黃帝、堯、舜、禹所建都城都在鹽池附近,顯然與保衛鹽池重地有關。世界上同樣因爲鹽爆了無數次戰爭,而即便在現代社會,由於科技手段的提升,鹽的獲取已經變得稀鬆平常,或許不會再出現因鹽而產生的戰爭,但它仍是我們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之物,誰也不敢想象人類如果失去食鹽,世界將會怎樣。

正因爲鹽的稀缺和必需並存,因此流動即可生財,在歷史上,誰控制了鹽,誰就擁有了財富,擁有了權力。鹽利收入,歷朝歷代,或如管仲、桑弘羊、第五琦、劉宴等推行食鹽專賣,或如秦朝、東漢初、唐初等實行徵收鹽稅,都因此解決了財政問題。而據趙昺所知在唐代的劉晏改革之初,鹽利歲入才四十萬緡,可至大曆末便猛增至六百餘萬緡。所以有了“天下之賦,鹽利居半”的說法。

而北宋時期鹽利在國家財政上所佔份額過了三分之一,南宋時接近二分之一。元代則更甚,據《元史》記載“經國之費,鹽稅爲重”,“國家經費,鹽利居十之八”。到了明代,國家財賦也達到了鹽利居半,歲入達四百萬。清代鹽利收入也過田賦收入,是財政收入的最主要來源。因此食鹽都被歷屆政府視爲國庫收入的重要來源,即便現代社會依然如此,所以鹽皆被視爲國之大寶、立國之本……

“陛下,瓊州人口只有區區幾十萬,鹽稅雖重,但所獲依然有限,難以支持財政開支的,若是過重,則會引民變的!”6秀夫聽了陛下的解決財政危機的應急之法是要靠鹽後,搖頭苦笑道,以爲此策不妥。

政府從鹽中取利是採用專賣政策,將鹽業的經營權收歸國有,鹽雖由私人生產,但收購、出售價格完全由官府掌握,其中的利差就是官府的利潤,6秀夫自然知曉其中的道理,也清楚這是盤剝百姓的一種方式。而鹽稅要產生鉅額的利潤是基於鹽的必需性和巨大的需求量。而瓊州人口稀少需求量必然不大,除非加大稅額否則獲得的財政收入就形同雞肋,根本無法解決當前的危機。

“6相莫急,朕並沒有說鹽只行銷於瓊州!”趙昺擺手道。

“哦,陛下難道要把鹽賣到淪陷之地不成?”6秀夫更覺陛下的想法不着邊際,皺皺眉言道。

“不錯!”

“陛下,這怎麼可能?”沒想到趙昺居然點頭稱是,這讓衆人驚愕不已,蒙古人將鹽稅視爲根本,怎麼會允許他們染指其中,連倪亮都不大相信陛下所言。

“呵呵,怎麼沒有可能!”趙昺笑笑道,“當今世上產鹽之地主要有山西的池鹽、四川的井鹽和沿海各地的海鹽,而海鹽佔據半數之上,東南各地的鹽場又據三分之二以上,可對?”

“陛下所言不錯。”6秀夫點點頭道,“沿海的福建、廣南各路鹽場衆多,一路所產之鹽便多於瓊州數年所產,我們即便能賣到各處所獲依然有限啊!”

“據朕在崖山一帶探訪所知,因近年戰亂不斷,廣南兩路及福建路沿海鹽場多有破壞,產量大爲減少,甚至荒廢,早已大不如前。”趙昺言道,“而海鹽主要是以煮鹽方式獲得,每斤賣給官榷不過七文,但韃子專賣爲百文上下,販至內6價格更高,所獲利十倍不止。”

“那陛下是何意?難道是以賤賣來增大銷量獲利嗎!”6秀夫想想說道。

“薄利多銷,這是其一。”趙昺點頭道,“其二我們便是要阻止沿海的鹽場重新生產,使得韃子無鹽可賣,其三,我們要大力籌建鹽場,改進製鹽方法,提高產量。這樣我們即可增加稅賦,又能阻止韃子從鹽上獲得鉅額收入,從而削弱其經濟能力。”

“陛下,我們如何才能阻止敵鹽場復產呢?”劉鼎孫想想陛下所說卻是一舉兩得之事,但鹽場都在韃子勢力範圍之內,又如何能擋得住。

“這有何難,我們只要遣水軍輪番騷擾,毀其鹽場,收起鹽民就好,反正當下我們也無法利用。”趙昺攤開兩手道。

“若韃子出動水軍保護鹽場怎麼辦?”劉鼎孫沒想到陛下的法子竟如此簡單粗暴,沉默片刻道。

“呵呵,陳統制,你告訴劉學士如何做?”趙昺伸出手指點點陳任翁笑道。

“他們敢來揍他便是,也省的咱們無處可尋!”陳任翁拍着胸脯充滿豪氣地說道。

“說得好,就是如此,敢來咱們就揍他,打得他們直到見了我大宋戰旗便遠遠躲開爲止!”趙昺拍案叫好道。

“陛下之意便是以水軍破壞鹽場、販賣私鹽、順便再打擊敵水軍,使得我們同時能掌控沿海各水道,再行展商貿,從中獲利,可對?”6秀夫慢慢想通了陛下的安排,不僅暗歎小皇帝真如劉黻所言其是棋中高手,走一步能看八步。

“正是,我們這叫以戰養戰,仗才能越打國越富!”趙昺笑道……

第1422章 吃個悶虧第836章 絕不讓步第465章 大肥羊第1021章 自有主意第567章 套路第485章 利器第175章 變通第284章 朝廷出走第660章 小報第366章 變化第1142章 弊端橫生第1102章 不放過第642章 無商不奸第531章 戲已開場第202章 勇士號(一)第1148章 基本無解第1282章 依然嚴峻第015章 局中局第886章 欠了多少第1440章 隨即而至第1262章 沒大關係第1224章 決意突圍第1276章 自找麻煩第963章 事無絕對第418章 死個明白第1283章 明確告知第1091章 斷定第217章 訓將第288章 忙第137章 只取一文第043章 作夢第919章 就勢而爲第105章 陳氏兄弟第1008章 新問題第239章 扛雷第177章 善政第654章 說服第1120章 上當了第109章 不得已第1403章 階層分裂第855章 組建車營第1396章 遺忘初心第496章 人情味兒第1231章 攻守相攜第1253章 匪盜來襲第1198章 忙裡偷閒第429章 各有說法第1359章 納入囊中第721章 激戰第521章 殺了他第397章 也許第630章 希望第702章 手段第1181章 難以調和第584章 如何收場第881章 明爭暗鬥第360章 實力相若第010章 服衆第042章 收服第873章 交易第1219章 隨機應變第354章 危在旦夕第901章 開啓新時代第899章 另有它意第171章 人選第481章 技術領先第820章 殿上爭鋒第663章 見識第1245章 險象環生第1401章 老天添堵第491章 各有主意第1334章 誰敢去猜第1406章 發展基調第1058章 危在旦夕第718章 角力第660章 小報第1108章 訛來的第511章 分割第802章 大策略第389章 打動第865章 謹慎些好第250章 首開記錄第804章 弄巧成拙第1203章 盲人瞎馬第473章 慌了第717章 越亂越好第526章 血祭第1082章 以毒攻毒第964章 生死之間第1039章 對懟第733章 逼其就範第1246章 攻守逆轉第024章 相逢第481章 技術領先第770章 懾敵第970章 究其根源第1345章 知恥後勇第513章 會會他第1349章 炮震三關(三)第042章 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