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死裡求生’

陳奕領兵自陽明堡順流而下前來攔截增援鄂州的敵軍,但說實話他真不願意來,再實在點就是不敢來。當年在瓊州那一戰四萬水軍被殺的幾乎片甲不歸,死了三個萬夫長,好在阿里海牙承擔了責任,但鎮南王脫歡是被貶到鄂州,不準回京覲見,自己也被從萬夫長降至百夫長,這次整編江南各軍才重新被任命爲行軍千戶,編到保定水軍萬戶麾下。

對此陳奕自然不大服氣,想當年自己曾是大宋沿江水軍都指揮使,而那張玉家不過是保定小水泡子裡的草寇。他知道早在金時,保定主要指兩處,一爲金保州,蒙古佔領後,爲漢人世侯張柔家族的根據地;一爲保定縣,與鄰近的信安地理環境相似,水泊密佈,湖汊縱橫。蒙軍南下侵宋後,信安先後爲張甫、張進據守,是保定與信安的與據守抗蒙。

多年後爲張柔所滅,張進降蒙後隨軍南下,戰死徐州。其子張榮實以行徵水軍千戶從忽必烈南征鄂州,忽必烈即位賞其功受水軍萬戶,同解誠併爲兩大水軍萬戶。此後張榮實參與平定李澶之亂與襄樊戰役,增領新軍隨伯顏南下攻宋,先後隸屬阿里海牙與宋都歹集團,參與兩湖和江西戰事,任湖北道宣慰使。

張玉爲張榮實次子,襲父職,任都元帥兼水軍萬戶,鎮守黃州,年初江淮、江西鎮戍軍進行整編,罷元帥府、招討司爲萬戶府,命張玉爲保定水軍上萬戶,下屬有中山、大都及新附軍等十八個水軍千戶,擁有戰船千餘艘,兵力二萬餘,陳奕也被編入其中,讓他當年堂堂的都帥在個匪三代手下當差,自然心中十分不願。

保定水軍萬戶原來駐紮在南康彭澤湖,鎮戍江州長江防線,在殘宋叛軍欲攻鄂州時奉命溯流而上增援,駐於陽邏堡,江州隨後便失守,爲宋軍所佔。張玉爲此痛心疾首,深以此爲恥,可陳奕卻是暗自慶幸,躲過了兩支宋水軍的夾擊,否則不知道誰以爲恥呢!

陳奕很清楚而今形勢與前幾年又有不同,宋軍連敗屯駐江浙行省的四個萬戶,滅了建康龍灣水軍,將海道運糧萬戶府的漕軍盡殲,萬戶張瑄至今下落不明,且江南除了泉州、福州和廣州幾個重鎮之外盡數已經陷落,現在也只能困守城中難有作爲。

可偏偏冤家路窄,宋水軍再度增援鄂州戰場,其他人不清楚,陳奕卻已從通報的軍情通報中得知,此次來的正是宋朝小皇帝,其御駕親征那是對鄂州志在必得啊!他多次向萬戶建議切勿輕敵,應以守帶攻千萬不要擅自接戰,結果不但被衆將取笑一番,自己還受到張玉那匪孫子叱責,命他爲先鋒前去迎敵,搶立頭功。

“千戶,我軍距敵軍船隊業已不足十里,還請示下!”正當陳奕惱火不已的時候,副將前來稟告道。

“宋軍有何反應?”陳奕皺着眉問道。

“依然沿江心以兩路縱隊溯流而上,只是兩隊之間距離收窄了些!”副將稟告道。

“你怎麼看?”陳奕問道。

“宋軍似乎根本沒有將我們放在眼中,不若給他們些教訓!”副將回答道。

“怎麼教訓他們?”陳奕的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沉聲問道。

“千戶,我們佔據上游,可先施放火船順流而下,敵船列隊而行,定然能火燒連軍,我們再揮軍而下擒拿僞王。只要其被俘,則鄂州、江陵之圍必解,千戶立此殊功定然能重封萬戶!”副將笑着道。

“嗯,你說的不錯,若是能立此大功,也少不了你的好處,去準備吧!”陳奕臉上露出笑容道。

“千戶,末將這便去準備施放火船!”副將施禮告辭道,可他剛轉身就覺胸口一涼,詫異的低頭看看胸前露出的刀尖,嘴裡發出咯咯的聲音似乎還不大相信,但已經發出聲來,又覺那刀在胸中猛地一攪隨後被抽出,人撲倒在地,鮮血噴出順着艙板流淌,在眼前聚成一團水窪。

“叔父,你這是……你殺了秦副將,我們如何交代!”

“慶平,如今那幫賊子視我們如奴僕,呼來喚去,我們都受夠他們的腌臢氣,不若反了歸宋,你以爲如何!”陳奕惡狠狠的轉身道。

“叔父,小侄願意追隨!”陳慶平看叔父目露兇光,低頭施禮道。

“好,將此賊的人頭懸於船頭,放倒桅杆升起降旗!”陳奕言道。

“叔父,那衆軍可會聽令,宋軍可會納降?”陳慶平還是有些心虛地道。

“我部自兵敗瓊州之後,便倍受排擠,元廷對我們這些新附軍也是另眼看待,得知我朝反攻江南,連連收復失地後,各部將官早已有歸宋之意,他們定會追隨的。”陳奕言道,“當前之軍乃是宋帝親領之軍,此時我們臨陣倒戈,必會接納,這總比被擊敗之後再降又多有不同。”

“叔父言之有理,但是侄兒聽說那小皇帝對待叛臣向來心狠手辣,往往人被斬殺,家眷流放,財產盡沒!”陳慶平尚心有餘悸地道。

“我如何不知,可張玉那小兒以我們爲前鋒便是借刀殺人之計,上前是死,退後依然是死。那就不若賭上一回,贏了了我們可全身而退,歸鄉做個富家翁;敗了,也不過是一死!”陳奕言道,他清楚自己主動請降,小皇帝不論是爲了面子,還是爲了以後招降舊臣,都不會殺自己,反而會予以重賞。而繼續當官的可能性卻是不大了,任誰也不會對一叛再叛的人加以信任,繼續爲官反會招致禍患。但事情終有意外,不過事已至此,只能死裡求生了……

…………

對於陳奕自縛前來請降,讓已經做好戰鬥準備的宋軍衆將有些意外,也使得趙昺感到詫異,自己打了這麼多年的仗,還是頭一次碰到主動投降的敵軍。但他以爲敵我形勢的改變,也已經讓敵軍心不穩,尤其是那些宋朝舊軍,他們這麼些年來充當炮灰,又受到歧視,自然心中極爲不滿,歸宋倒不意外。但也不能排除他們另有心思。

“將陳奕帶上來吧!”趙昺想了想無論其真假,自己都要見上一見的,扭臉對陳墩言道。

“是!”陳墩揮手讓侍衛將陳奕從艙外帶了進來。

“罪將陳奕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陳奕一進艙便跪倒叩拜,高呼萬歲。

“陳將軍棄暗投明,怎能捆綁,快鬆了綁繩!”趙昺向下看看,只見陳奕盔甲皆被出去,僅着件布衣,五花大綁的跪在地上,令人鬆綁道。

“謝陛下,罪將昔日貪生怕死降了韃子,自知死罪。大罪已經鑄成,不求陛下饒恕,但求能爲陛下盡忠,戰死沙場亦無憾了!”被綁着的陳奕聽了,淚流滿面地再叩首道。

“聖人曾雲:朝聞夕死,猶未晚矣。陳將軍能幡然悔悟重歸朝廷,朕心甚慰啊!”趙昺一眼便看穿了陳奕的心思,但也不能叫破,只能假模假式地言道。

“罪將謝過陛下不殺之恩,願爲前驅攻滅敵軍,助陛下奪取鄂州!”陳奕被鬆了綁繩,又聽了小皇帝的話,並未超出自己的預料,心放下了一半,再叩首謝恩,未聽吩咐卻也不敢起身。

“陳將軍在蒙元多年,居然不失忠君之心真是難得啊!”趙昺喝口茶言道。

“陛下,罪將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當日只是迫不得已才棲身敵營之中,攻瓊之事也是不得已才領兵前往,本想臨陣倒戈,只是阿里海牙一直坐鎮中軍,因而……”陳奕聽了剛放下心的心又提溜起來,連忙解釋道。

“呵呵,朕明白當日情形,陳將軍附敵也是出於無奈,今日能歸正也不晚矣,平身賜座!”趙昺笑了兩聲道。

“謝陛下!”陳奕再次謝過,這才爬起來,坐了半個屁股。

“朕此次親領兵征討鄂州,可對當前敵情不明,還要向陳將軍討教!”趙昺又問道。

“稟陛下,罪將定將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陳奕急忙起身施禮道。

“即以歸正,將軍就不必再稱罪臣了,朕封你爲護國將軍,夏口縣候,歸義軍水軍都統制,賜錢萬貫,絲帛三十匹。”趙昺想了想言道。

他清楚陳奕早已看穿了官場潛規則,自己若是將其殺了,則再無人主動投降,反而會拼死力戰。所以你只能爲表其歸正之功,加以恩賞,以便給其他有想法的人做個榜樣。歸根結底來說就算你知道其有罪,且罪大惡極,卻暫時也拿他無可奈何,只能忍着口氣按照‘規矩’走,以示寬宏大量,不計前嫌,唯纔是用。

既然花了大價錢,趙昺自然要設法收回成本,他除了詳細詢問了元軍的佈防和裝備情況外,還向其問了保定水軍的駐防情況。得知敵水軍平日除了派出戰船巡江外,而是將主力駐泊與陽邏堡,一者是爲了控制江面,保證鄂州的水上通道;二者他們也是擔心增援江陵的宋水軍自上游順流而下發起突襲。而這些正與他獲知的情報相吻合,表明陳奕還算老實,並無隱瞞。

此次援鄂,趙昺出動的御前護軍水軍所有的二百餘艘戰船,而敵軍戰船數量數倍於己,打起來他倒是有信心將他們擊敗,不過糾纏起來也是十分麻煩,持續時間較長。可自己偏偏缺的就是時間,當然最好是一戰將敵全殲,或是將他們打殘再無力援鄂。

但是敵水軍駐於陽邏堡,他們打不過自可順漢江逃走,自己卻不敢過分深入追擊。而敵軍卻能夠隨時出江口進行騷擾,攻擊江上的船隊。所以趙昺以爲當前佔據陽邏堡,封死江口爲上策,可要殲滅敵水軍最好的辦法是切斷敵退路,將他們聚而殲之,不過己方船隊要溯江而上搶佔上游而不被敵發現幾乎是不能完成的任務。

“陛下,末將願爲先驅,掩護大軍搶佔上游,封鎖江面斷敵退路!”陳奕聽了小皇帝的難處,主動請纓道。他十分清楚自己的處境,要想當叛徒就得有覺悟,僅僅一個副將的人頭是當不起換得榮華富貴的投名狀的,要想以後過得好就得拿出真材實料來。

“不妥吧,你出戰多時未歸,張玉豈會不派人查明情況,你若去而復返,其怎能不生疑?”趙昺擺擺手道。

“陛下多有不知,那些北人自以爲高我們南人一等,對我們這些新附軍更是極不信任,張玉那賊只不過是讓末將充當死軍,我們的死活是不會放在眼中,肯定不會有援兵壓陣。”陳奕嘆口氣道,“末將只需先遣人回報,稱敵軍見我們順流而下,不敢交戰便轉向逃往大冶方向,現在已經搶奪戰船十餘艘,目前仍在追擊中,其必會召我們回軍!”

“這是爲何啊?”趙昺聽了有些奇怪了,打了勝仗還有退兵,這是什麼路數,詫異地問道。

“陛下不知,張玉三代掌管保定水軍,他其實只是靠祖蔭才得以襲職,除了鎮壓匪寇並無參加過大戰,卻是驕橫跋扈,最看不得我們這些降軍搶了他的風頭,因而必會令末將退軍。”陳奕苦笑着道。

“原來如此!”趙昺點點頭道,他明白有時候主子不可怕,自以爲是主子的奴才纔可怕,也正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閻王好見小鬼難搪。而侵入的異族統治者往往亦喜歡‘以夷制夷’的方式加強自己的統治,樂於見到他們內鬥,相互制約。

“還請陛下恩准,以贖罪過!”陳奕再次施禮道。

“好,就依你之計,咱們來個魚目混珠,將其一網打盡!”趙昺想想此計確實可行,即便其中有詐自己也不懼,大不了放手一戰。而若成功則便能斬斷鄂州敵軍的退路和補充物資和兵力的通路,短時間內敵軍也難以恢復水軍,保證戰鬥的成功,總之信任其是利大於弊。

“蒙陛下不棄,末將願效死力!”陳奕沒想到小皇帝如此輕易的便同意了自己之計,頗受感動地道……

第481章 技術領先第645章 煩心事第1453章 悄悄改變第1421章 母子同心第128章 設想第364章 艱難第071章 喜從天降第153章 難堪第1102章 不放過第1071章 不如意第1093章 臨危受命第408章 決死第631章 籌劃新軍第1473章 膽兒真肥第620章 橫刀立馬第1255章 禍水東引第121章 投靠第025章 來投第199章 潛移默化第327章 靜觀其變第260章 風聲鶴唳第178章 祖上有德第178章 祖上有德第1321章 有眼不識第680章 好日子第1480章 古有神童第1060章 秀才論兵第713章 着急啊第908章 主因第986章 還可如此玩第1204章 心驚膽顫第393章 扯謊第320章 任重道遠第339章 不能言第778章 探究第356章 ‘高論’第1426章 不同往昔第024章 相逢第987章 求證第520章 嚇唬他們第531章 戲已開場第127章 方略第701章 好消息第550章 現象與本質第523章 生不如死第344章 你沒得吃第1377章 審慎而行第219章 民生第720章 聰明人第833章 揭露第656章 正人先正己第1014章 棋在局外第1236章 徐州失陷第1424章 以二換一第811章 碟譜第759章 御街風光第581章 無形之手第831章 真真假假第841章 另闢蹊徑第893章 氣糊塗了第179章 科技先行第073章 童謠第1095章 討教第1124章 放開手腳第1242章 不作考慮第355章 勸死書第559章 困擾第672章 妥協第288章 忙第555章 回朝第590章 中秋夜第937章 說服第089章 整編 一第1435章 唾面自乾第790章 一語雙關第1062章 闖灘(四)第530章 有困難第102章 分歧第762章 真難第576章 ‘妙計’第976章 觀感各異第400章 有警第810章 回京第598章 ‘ 蔣幹’中計第207章 幸與不幸第1338章 好壞之別第997章 陳府第980章 寬進嚴出第1451章 亂象已生第1115章 多心第1333章 前世的債第006章 製藥第984章 阻力重重第393章 扯謊第1044章 集思廣益第1013章 理念不同第1117章 麓戰第017章 發掘第016章 選擇第986章 還可如此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