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懾敵

護軍船隊在陳奕軍的掩護下於丑時一前一後進入陽邏堡外圍水域,此時的月亮還未落山,將江面照的的白亮亮一片。趙昺端着望遠鏡目不轉睛的看着江北岸,長江在這裡拐了個緩彎兒,由西北轉向正西,而陽邏堡正處於這個拐角處,船隊行於此處都會放慢速度,調整風帆,若是有敵軍埋伏於此發起突襲,將是最好的時機。

“稟陛下,陳奕發來信號,前方的敵哨船皆以被清理乾淨。堡內的敵軍未發現異動,其部已經佔據上游水域。”鄭永回稟道。

“好,計劃不變,各船以右舷接敵,進入射程後以火箭彈攻擊陽邏堡。”趙昺看着空蕩蕩的江面暗鬆口氣,看來這張玉還不是一般的託大,在戰鬥一觸即發的狀態下,水寨外連個警戒船隊都不派,只用幾隻哨船充當警戒,其在大型戰船面前,連還手之力都沒有。

“輜重船隊向左岸靠攏,戰船靠右岸行駛,各船火箭發射架填裝爆破彈!”鄭永隨即令觀通手發出命令調整隊形,做好戰鬥準備。

得益於平日嚴格的訓練,各分隊接到命令後,在行進中有條不紊的迅速調整隊形,戰船分隊脫離大隊靠向北岸。火箭船分隊在進入戰場後在離岸約兩裡處落帆駐泊,炮船分隊則在距岸裡許之處遊弋,社稷號等幾艘甲級大型戰船在攻擊線內下錨,作爲火力支撐點使用,並加強攻擊力。

“目標,前方堡寨,火箭彈無差別覆蓋射擊!”船隊剛剛就位,而陽邏堡內的敵軍似乎也發現了不對,敲響了警鐘,趙昺不待戰船停穩便下達了開火命令。

‘嗖、嗖、嗖……’開火的命令一下達,佈置在社稷號上的二十多部發射架率先發射,一百五十多枚火箭彈呼嘯着衝出發射管,在火藥的推動下,拖着尾焰衝上天空,飛至最高點後畫了條弧線一頭紮了下去,在陽邏堡水寨中爆炸。而這時戰船已經籠罩在硝煙之中。

“發射、發射……”不斷下達的口令聲中,一枚枚火箭彈沖天而起,開始還能分得清個數,可當四十多艘火箭船先後加入戰團,已然分不出彼此,在夜空中駐留的橘紅色尾焰編制出一張大網,籠罩在整個陽邏堡上空。

‘轟、轟、轟……’火箭彈紛紛落下,又炸裂成無數的碎片,無情的收割着一切生命的同時,又點燃了泊在水寨中的戰船,引燃了房屋和營帳,熊熊燃燒的火光映紅了黎明前最爲黑暗的時刻。

‘嘭……’堡寨是個封閉的空間,熊熊燃燒的大火往來衝撞,形成了道旋風捲着火舌升起,在空中燃盡爆裂,形成一個個火球又從空中墜落,散向四方。

“目標首堡,延伸射擊!”趙昺看着戰場,陽邏堡共分成首堡、上堡、中堡和下堡四個堡寨,除了首堡位於北部外,其它三堡都沿江邊一帶,在地平面上構成了一個三角形。當下沿江的三堡在數輪火箭彈的不斷轟擊下已然被摧毀,如同一個個鍊鐵的高爐冒着數丈高的火苗,其中的敵軍只怕不是被炸死,就被燒死,讓煙燻死。他下令火力延伸,集中火力突擊首堡。

“陛下,敵船突圍了!”鄭永指指江邊的水寨,有敵船趁火力轉移的方向的時機,拼死撞開寨門衝向江面,欲圖逃走。

“令炮船攔阻射擊,不能讓他們逃了!”趙昺透過硝煙看去,只見衝出的敵船個個帶煙冒火,不及升帆便欲順流逃走,他下令道。

“是,遵命!”鄭永立刻下令遊弋在前的炮船進行攔阻射擊,追殲逃脫的敵船。

轉眼間,如雷的火箭彈爆炸聲中又夾雜着隆隆的炮聲,被擊中的敵船或燃起大火,或是中彈進水傾覆,或是慌不擇路擱淺在江邊。敵軍兵丁紛紛跳水逃生,現在正是寒冬臘月,雖然江水沒有結冰,但也是冰涼刺骨,人即使躲過了葬身火海,也難逃被凍死的命運。

“陛下,有敵船請降,如何處置!”在宋軍猛烈火力的打擊下,走投無路的敵船紛紛放倒桅杆,豎起降旗請降,鄭永請示道。

“讓他們就地落帆下錨,有違令者即刻擊沉!”趙昺冷冷地言道。

“陛下,陽邏堡已然盡毀,是不是停止轟擊?堡中尚有不少百姓、商家在其中。”鄭永今天有些奇怪,過去小皇帝攻城雖也會動用火箭彈,可是往往適可而止,免得傷及無辜百姓和財物。而像今日連續轟擊了足有半個時辰了,尚未下令停止,似乎已經忘記其中的尚有百姓,這讓他十分奇怪,小心地問道。

“唉,繼續發射,將此地夷爲平地,已決敵重建軍堡之念。”趙昺嘆口氣道。

“陛下……陛下如此恐遭他人非議!”鄭永猶豫了下還是說出自己的擔憂。

“你看鄂州城頭!”趙昺苦笑着悠悠地道。

“陛下,城頭聚滿了敵軍觀戰,卻似無出援之意。難道……難道陛下是做給他們看的?”鄭永轉身向南岸的鄂州城看去,雖然離着還遠,但此刻城頭被燈籠、火把照的通明,上面站滿了敵軍兵丁,卻是靜悄悄的,即未擊鼓助威,也未鼓譟吶喊,更無出援之意,只是呆呆的看着眼前的景象。

“不錯,其中正有此意。”趙昺點點頭道,“韃子攻城掠地常以屠城相脅,威懾敵軍,迫使守軍出降。今天朕以火箭彈覆蓋射擊夷平陽邏堡,除了剪除敵水軍的威脅外,還有便是以此懾敵。讓他們明白若是抵抗,陽邏堡便是榜樣!”

“原來如此,陛下此戰乃是殺一人而欲活萬人。”鄭永想了想道。

他知道護軍在復國之役中最早參戰,並參加了收復江浙地區幾乎所有大小戰役,卻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整;同樣文天祥部和江鉦部分別自廣西和江西出發攻州掠府,從海邊直殺到長江邊也是疲憊不堪,已成強弩之末。而鄂州城池堅固,兵力強盛,城中居民衆多。強行攻城不僅護軍將付出極大的代價,百姓傷亡同樣慘重。

小皇帝正是通過摧毀陽邏堡顯示火器之威,從而震懾鄂州城中的守敵,使得他們軍心渙散,不戰而屈人之兵,使得城中百姓免受兵火荼毒。因而即便陽邏堡中有無辜亡於炮火,與之破城付出的代價相比也是划算的,也正暗合兩害相權取其輕之意……

直到寅時初,炮擊才逐漸平息,在整個過程中鄂州城始終未敢派出一船一兵出援。天大亮後,待島上大火熄滅,趙昺遣兵登岸搜索殘敵,尋獲萬戶金印,而佩印者屍體被燒的不成人形,無從辨認。據俘虜所言,萬戶張玉在第一輪火箭襲擊中便被炸死。檢點戰果,此戰共擊沉、焚燬敵船四百餘艘,俘獲敵船二百艘,降兵五千,共殲敵萬餘,他們多數都是死於火箭彈的狂轟濫炸和燃起的大火之中。

收拾好一切,趙昺下令收兵,押着降船繼續溯流而上,在據鄂州城二十里外的青石磯靠岸。這時文天祥已經聞訊前來迎候,他率護軍二旅、親衛旅一團、山地旅及炮團登陸,輜重船駛入南湖陸家港。令鄭永領水軍就地立水寨,將降兵歸入陳奕軍中,防備自漢江有敵來援。

文天祥知道陛下駕到,已經在南湖北岸的徐家鎮預備了駐蹕之地,這裡位於大營的北緣,湖上又駐有水軍,安全還是有保障的。但趙昺沒有去行宮,而是令二旅統制李振領兵安營紮寨,自己前往大營看望衆軍將士,以提振士氣。

“臣等參見陛下!”趙昺行至大營,謝枋得、陳夫人及謝翱領懷恩、威勝兩軍衆將已在營外迎候,見聖駕到來,齊齊施禮道。

“免禮,諸位臣工辛苦了!”趙昺見了急忙下馬上前一一攙扶道。

“陛下領軍千里來援,臣怎敢叫苦!”謝枋得再施禮道。

“是啊,臣等聞得陛下三戰便平定江浙,收復臨安,無不欣喜若狂!”謝翱笑着言道。

“此乃衆將之功,朕卻不敢居功啊!”趙昺打着哈哈道。

“今晨一戰,陛下便盡滅敵陽邏堡敵軍,臣等卻圍城近月尚不能破城,真是汗顏!”文天祥搖搖頭慚愧地道。

“這位是許夫人吧?”趙昺看到一位女將站在末位,身披鎧甲,腰懸寶劍,上前兩步相詢道。

“臣妾正是許氏!”許夫人聽問叉腰施禮道。

“朕早在瓊州便聞夫人大名,只是無緣相見,今日一見真乃巾幗英雄啊!”趙昺虛扶下道。

“陛下收留幼弟,又將其教養成人,臣妾感恩不盡!”許夫人再施禮道。

“陳相爲國捐軀,朕理應收留,如今陳墩已是朕的左膀右臂,國之棟樑了!”趙昺當然不吝美言誇讚,反正又不花錢,拍着伴在身邊的陳墩肩膀道。許夫人聽了陛下的誇讚自然是眉開眼笑,陳墩卻是連番白眼,但他只當沒看見。

“陛下,外邊寒冷,還請帳中休息!”文天祥看諸位見禮已畢,也寒暄了幾句,便上前請陛下進帳休息。

在文天祥的引領下,趙昺領衆將進帳,大帳中生着火盆,比外邊暖和了許多。衆將再次見禮才依次坐下,而後他向大家通報了朝中情況和當前局勢,告知衆人能否穩固江東皆在鄂州和江陵能否攻下來,這是保證長江防線的基礎,因而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要攻下鄂州。

接下來文天祥也想陛下介紹鄂州的戰局,如今懷恩和威勝兩軍一路北上,攻城拔寨勢如破竹,但也損失頗大。不過一路上不斷有義軍來投,加上編入的降兵,兵力不減反而壯大了許多,現在擁兵五萬,加上鎮守各地的不下十萬之衆。只是編入的新軍未來得及整訓,戰鬥力不可避免的有所下降,且戰事緊急幾番惡戰後也未加休整,疲憊之下又攻鄂州,幾次攻城都以失敗告終,使得士氣不振,物資匱乏。

前時董義成艦隊押送物資到來,冬衣皆已經發放到每個人手中,物資經過補充,他們是邊作戰,邊輪番休整,士氣有所恢復。如今他們已經控制了東邊的陸路通道,敵軍卻仍能從江上得到補給,因而圍城之計難以奏效,不得已才請調水軍增援,沒想到驚動了皇帝,親自領兵前來。不過今晨一戰,陛下輕取陽邏堡,殲滅敵水師消息傳開後,全軍是士氣大振。

趙昺又讓衆軍一一詳細說明了攻城失利的原因,情況與他判斷的差不多,在缺乏重武器的支援下,通過寬闊的護城壕都成問題,即便登城成功,卻也因爲後續兵力難以跟上,而慘遭失敗。後來也想過挖掘地道入城,不過因爲周圍多湖泊,又臨長江,地下水豐富,且水位很低,深不及丈便有水滲出,因而難以成功。另一方面城中守敵多爲北人,他們不僅擅長野戰,也精於守城,且作戰勇猛,曾多次出城發動反擊,並不好對付。

接下來,趙昺又問了周邊民情。文天祥稱百姓還是心向王師,盼着他們能儘快收復舊土,紛紛組織義軍助他們攻城,當做內應。但其中也不乏有專心仕元的,其中播州楊家就不肯投降,並據守要隘抗拒王師,他們只能繞過播州北進。此外還發生過破城後,有士子以死明志,自盡而死的事情發生,以示忠於元廷。

文天祥反應的另外一個情況就是缺乏有治理地方的官吏,他們攻下州縣後,只能或從軍中幕僚選調,或就地徵辟有才學和威望的士紳充當地方牧守。這些人中難免有魚龍混雜之輩,觸犯律條,可當下又無人可用,只能申飭教訓一番,他深感憂慮,擔心日久生變,希望能從行朝中選派官員赴廣治理地方。

趙昺聽了一一記下,不過此時重中之重是攻克鄂州,再回首整飭地方。而後他宣佈明日犒軍,獎賞有功,爭取一鼓作氣攻下城池,收復鄂州……

第1105章 感觀第1477章 各有算計第955章 飯票而已第165章 這纔是真相第1083章 都是騙人的第885章 算清楚好第390章 奪營第1333章 前世的債第171章 人選第446章 合作第467章 羣策羣力第755章 猜不透第689章 局勢第884章 掰扯掰扯第406章 瞬息萬變第065章 賭第1116章 只有戰第846章 究其根本第1345章 知恥後勇第097章 力排爭議第278章 話不投機第163章 曾淵子第345章 瓊州有變第902章 都是屁話第012章 風雨夜(一)第496章 人情味兒第261章 罪過第218章 良師第553章 分而治之第1124章 放開手腳第1072章 如約而至第568章 反省第944章 長見識了第780章 破騎第1129章 當機立斷第1267章 我好難啊第996章 拜訪泰山第020章 賄賂第732章 不能錯過第896章 龍從風第1471章 只能這樣第302章 亂局第493章 新情況第290章 風向不正第1004章 不可思議第174章 圖治第278章 話不投機第136章 救災第901章 開啓新時代第369章 改變第019章 投效第391章 消耗戰第1041章 被氣着了第582章 賜宴第729章 對攻第146章 合則兩利第578章 安置第898章 情何以堪第013章 風雨夜(二)第344章 你沒得吃第1387章 玩火自焚第481章 技術領先第1220章 請君入甕第450章 還得搶啊第809章 防範未然第945章 冒冷汗第241章 拼湊出的噩耗第1414章 高麗三寶第216章 另類第852章 樣車第623章 勝利在望第1302章 捨本逐末第721章 激戰第432章 不擇手段第1337章 決戰之地第826章 權衡第1478章 潛移默化第014章 夢中局第827章 傷離別第206章 人品問題第878章 融匯變通第907章 奇想第1279章 皇帝苦啊第1456章 比較樂觀第568章 反省第840章 國之戰略第520章 嚇唬他們第499章 有錢難買第1063章 猜測第883章 明辨是非第197章 火門第112章 師徒鬥(二)第100章 入城第573章 看不透第844章 不送第815章 全靠忽悠第769章 ‘死裡求生’第143章 安瓊策(二)第222章 乍現第003章 隔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