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網絡遊戲

最早的網絡遊戲,在70年代就已經誕生。當時的通過互聯網互動的遊戲,也就是文字mud。這種類型的遊戲,從七十年代末,一直流行到九十年代。

所謂文字mud既是遊戲的展示效果,都是通過文字呈現在玩家眼前,比如,“張三砍你一刀,暴擊,造成37點攻擊。你還剩下102點血。”、“你砍張三一刀,被張三躲過。”、“張三怒氣值滿,爆出一個大招,造成153點殺傷,你已經死了。”、“女俠李曉燕說我愛你,你是否接受她啊愛意,與她一起共闖江湖?”……

這麼簡陋的遊戲,在早期枯燥和單調的互聯網環境中,吸引了一大批的粉絲。早年不少的工程師和學生,都爲這種mud遊戲傾倒,

事實上,mud作爲一個即將淘汰的事物,但直接90年代纔開始傳播到中國,在一些高校中流行起來。在90年代中期,中國早期mud遊戲的愛好者,自己開發出了一堆中文武俠題材的mud。只不過,中文mud誕生之後,也僅是曇花一現,很快就被更精彩的圖形網絡遊戲所取代。

圖形網絡遊戲,一開始被稱爲圖形mud。

最早的圖形網絡遊戲——《uo(網絡創世紀)》是1997年,由ea公司旗下的一個子公司in工作室所開發。這一款遊戲,一問世就迅速的震動了世界,顛覆了網絡遊戲的定義。

《uo》可以被視爲mm(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的鼻祖。後來的主流的mm類網遊《萬王之王》、《石器時代》、《傳奇》、《奇蹟》、《魔獸世界》基本上。基本都是在《uo》的基礎上改進出來的。

……

“我們《西遊》的遊戲開發,目標就是網絡遊戲!”王啓年一字一頓說道,“要在《uo》的基礎上,更創新,更本土化的改進。《uo》裡面玩家沒有職業等級,我們的遊戲可以有相應的等級,玩家通過打怪升級,獲得經驗進行升級。另外,《uo》的人設不美型,我們必須要讓人設美型。當然了《uo》世界的自由度。我們是要繼承和學習的!”

“此外。遊戲品牌推廣,也比較有難度。所以,我們先開發一個單機rpg遊戲。”王啓年說道,“開發單機遊戲。國內已經足夠的經驗。可以通過挖人。甚至,可以考慮到臺灣等地挖人。單機版的遊戲做出來,品質方面。要超過《仙劍奇俠傳》和《劍俠情緣》!”

在90 年代,中文遊戲開發成本普遍不高。比如,臺灣開發的《仙劍奇俠傳》被譽爲中文電腦遊戲的巔峰《仙劍奇俠傳》系列,開發成本一開始也就只有兩三百萬,之後,到了《仙劍4》的時候成本也不過是600萬元。

至於,金山公司旗下的西山居仗以成名的力作《劍俠情緣》成本也低的令人髮指——僅僅30萬元!

當然了,《西遊》的遊戲化,初始單機版的啓動資金,就超過200萬元。這200萬元,僅僅是一個啓動資金,開發過程中可以不斷追加資金。

而單機版也沒有指望它盈利,實際上,王啓年計劃的單機版上市時,以10元正版的價格,向市場上傾銷。

銷售方面,小夥伴公司可以完全不盈利,讓銷售渠道獲得利益。

之後,《西遊》的單機遊戲,培育了大量的遊戲粉絲之後。網絡遊戲版的《西遊》就會上市。

由於這個年代很多用戶的下載網速比較慢,大家下載一個幾百mb的客戶端,恐怕不會有那個耐心。

所以,網絡遊戲一開始的發行,也是採取光盤的形式。所以,先上單機版,與渠道建立合作關係。再上網絡版,發行和點卡銷售,也更容易一些。

……

ωωω .tt kan .C〇

作爲公司的老闆,王啓年認爲,最大的任務是率領公司在正確的方向發展。而不是把與自己一起奮鬥的夥伴們,引向一條沒有前途的不歸路。

目前,王啓年自我評價,自己還是非常稱職的老闆!

因爲,小夥伴公司的發展,基本都是在前途無量的照樣行業發展。涉足互聯網不用說,現在全世界範圍內,互聯網都是照樣行業。

而涉足電影產業,在海外很多國家,或許已經不是朝陽產業了。但在中國,電影產業由於規模太小了,所以,未來有恢復性增長的可能,所以,世界範圍內的電影產業不是朝陽產業——中國電影產業,卻絕對是朝陽產業!

比如,此時很多人都不看好中國電影產業,覺得電影產業進入寒冬,有史以來最艱難的時期。其實,從99年開始的三年內都是非常困難的時期!

從98年創紀錄之後,99年、00年、01年這三年內,國內票房都是持續低於10億。

直到02年和03年開始,電影產業才逐漸的恢復性增長。

此時電影產業在很多人看來,是在苦熬。但在王啓年看來,正是由於電影產業蕭條——演員片酬肯定很低,導演、編劇等等各種相關的人才,爲生活所迫,不得不紛紛降低身價!投機電影產業,纔是正當其時!

因爲,這個年代很多有潛力的演員和導演,肯定爲生活所迫,對未來感覺到悲觀,所以,願意以很低的價格,把自己的經紀合約籤給一些看起來穩定、靠譜的公司。

早期的電影公司能夠稱王稱霸,主要都是在這幾年,簽了一堆的演員和導演,手裡面握着一堆的“賣身契”。

將來,這些“賣身契”可能會升值百倍千倍,是一些公司的霸業之基。即使演員和導演找到下家,開始出錢“贖身”。但按照合同執行起來,至少也是幾十倍的回報率。

所以說,現在看準了一些還未紅的明星和導演,簽下他們和長期合約,未來可能比逮住一隻漲幾十倍的股票,更能賺錢!

當然了,網絡遊戲產業的機遇也是非常難得。尤其是,中國的網遊市場,一開始不起眼,但未來的市場潛力,絕對會讓全世界的遊戲商羨慕的流口水!

在1999年時,中國網絡遊戲處於蠻荒時代。直到2000年,臺灣的《萬王之王》在內地開始運營,開啓了國內網絡遊戲產業的序幕!

之後,真正讓網絡遊戲與“暴利”掛鉤的一款遊戲,名叫做《傳奇》!《傳奇》一出,迅速創造了每年淨賺幾億元的暴利神話。不僅僅震動遊戲行業,早年騰訊、阿狸、百度、之而立的巨頭,目睹盛大的利潤,也是羨慕妒忌恨!

《傳奇》的成功,除了這款遊戲容易入手,具備大紅的潛力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其最早的解決了中國互聯網充值難的問題。

早期的中國互聯網上充值是非常困難的,即使的網絡銀行推出後的幾年,早期的絕大多數用戶,也是沒有網銀賬戶的。

所以,《傳奇》開發出一種電子支付系統,讓網吧老闆提前在起賬戶上預存一部分現金。之後,網吧老闆可以用自己賬戶上預存的現金,給用戶充值點卡。利用網吧渠道,解決了充值難題,才讓《傳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爲了網遊暴力的代名詞。

關於這些——王啓年都已經提前知道,只要照着做,《西遊之大聖篇》即使不能超過《傳奇》,但運營成功他還是很有信心的。(。)

第372章 bilibili第147章 遊戲的進度(三)第127章 看片會(一)第415章 五億票房第565章 企業的成長紅利第566章 新年新氣象第418章 xphone發佈會(二)第251章 版權運營(二)第377章 嘉禾新氣象第437章 搶佔雙十一(二)第98章 一個猴子的故事(三)第219章 核心創意是音樂第529章 只做不說第585章 Xphone登陸北美第405章 fate(二)第361章 橙天娛樂第237章 關中刀客第410章 《FATE》殺青第479章 第六次聖盃戰爭(一)第155章 佈局網絡文學第535章 話題性第558章 手遊,手遊!(四)第427章 兩phone爭雄(一)第141章 跟風潮出現了第204章 畢業了第525章 餘額寶(一)第612章 西遊降魔篇(一)第391章 小玩意(二)第145章 遊戲的進度(一)第281章 票房奇蹟第311章 價值投機(三)第542章 編輯部第607章 文科生也可以有工業黨的情懷第133章 票房冠軍,於冬加盟!第403章 歸來第323章 百度的反應第445章 缺芯少屏第255章 改編《海虎》?第522章 居安思危第476章 各方反響(四)第424章 地震第148章 父母來京第116章 大聖屠龍第502章 《秦時》第三部第565章 企業的成長紅利第397章 資本運營第569章 院線霸主(三)第44章 四月三日第534章 要把逼格體現出來第174章 新片《江湖》(一)第276章 縱論商業模式第269章 海外拍戲(一)第166章 電子競技大賽(三)第289章 大手筆(二)第509章 徐克(二)第366章 畫皮和神話第420章 Xphone上市第342章 風光的華誼第644章 VR來襲第258章 港漫影視改編熱潮第630章 文娛保險第431章 風行香江第328章 龍鳳鬥第88章 新一輪炒作第129章 首映典禮第634章 輕小說(二)第492章 《四大名捕》上映(一)第233章 首映(三)第395章 嘉禾新動作第461章 虛擬現實和恐怖谷理論第419章 起訴蘋果第70章 首映(二)第382章 雅戈爾第158章 小夥伴出品,必屬精品!第635章 鐮池和馬第392章 佈局A股市場(一)第644章 VR來襲第374章 收購嘉禾(二)第501章 網絡反響第609章 十億票房第472章 發佈會(三)第164章 電子競技大賽(一)第180章 《江湖》開拍第401章 版權戰略第102章 拉投資(二)第424章 地震第488章 IMAX大熱,嘉禾暴漲第455章 預告片的反響(三)第451章 新聞發佈會和開拍第47章 電影開拍第443章 《四大名捕》重新編劇第293章 潘多拉魔盒(二)第386章 大格局(二)第624章 院線公司上市(四)第395章 嘉禾新動作第555章 手遊,手遊!(一)第634章 輕小說(二)第279章 《海虎》首映第25章 緩慢的進度第488章 IMAX大熱,嘉禾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