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躲避風頭

姍姍娛樂的女強人徐珊珊,高調的宣傳她與王啓年過去的關係,暗示兩人是因愛生恨。

這一點,被一些企業家讚歎——高明的營銷策略,一舉多得之效!

一方面是她故意給王啓年添堵,也算擾亂競爭對手的心情;另外一方面也是通過這種高調的宣傳,增加了她本人和姍姍娛樂公司的曝光率。

這種玩法,在娛樂圈、互聯網等等產業,都是很常見的。

早起的互聯網創業,是比較低調的。但越到後來,互聯網創業者,就越需要吹牛扯淡,老闆本人也必須要經常吸引媒體眼球,纔可能給公司帶來關注。

娛樂行業也是眼球效應爲王!

無數的明星大腕,不怕出醜,就怕沒人關注!

王啓年自然也看出了這一點,但他卻顯得很無奈!

徐珊珊口無遮攔,確實給他可是增加了不少麻煩,比如,電話、郵箱每天都被媒體打爆了。

到公司上下班,也會有媒體堵着問問題!

“王先生,徐小姐昨天在一期節目中,暗示她是因愛生恨,所以,纔會針對你。如果,現在她願意與你和解,你願意接受她的愛意嗎?”一羣娛樂記者邊走邊追着問。

“這個問題,我不回答!”王啓年笑而不語。

“王導,您這是心虛了?”娛記們起鬨。

“心虛你妹啊!我打個比方,帥哥黃曉明被幾十萬女粉絲暗戀,每一個女粉絲都想要跟他那啥,他可能會接受幾十萬名女粉絲的求愛嗎?”王啓年爆粗口。

引發了一羣娛記的鬨笑。

對於媒體上的八卦。王啓年感覺到傷透了腦筋,因爲,本質上他不是不喜歡出風頭。但出風頭的前提是他主動選擇時間,選擇地點,有人配合他出風頭。

這種被動的成爲媒體焦點。對他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多麻煩的風頭,他還是想要少出一些。

所以,最近這段時間,王啓年一般都是躲着媒體的。

實在躲不過,纔會敷衍幾句。

……

不得不說。最近王啓年和徐珊珊之間的新聞,幾乎都塊成爲情感劇的劇本了。

一堆的觀衆,紛紛在猜測和追看媒體的最新爆料。

媒體爲了眼球效應,自然是非常賣力去採訪當事人,希望獲得獨家的第一手資料。

王啓年煩透了。爲了躲媒體,甚至,連續多日都沒到公司上班。好在,公司的經營管理,於冬一般都有權處理。

這就是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開的好處。

公司老闆即使長期不上班,管理層就可以維持公司的正常經營。

而這段時間,王啓年基本是在家裡面。用固定電話接受於冬彙報工作。

“老闆,《歌舞青春》亞洲的華語地區,基本已經老露西上映了!菲華語的外語地區。除日本市場之外,都找到合作的發行商,正在翻譯!”

“嗯,知道了!”

“關於《下一個巨星》我初步判斷,公司裡面的編劇裡面有內鬼,提前出賣了我們的劇本。”

“有證據嗎?”王啓年問道。

“對比兩部電影的細節。臺詞不一樣,歌曲不一樣。但是。有些劇情節奏,卻是驚人的相似。我們劇情裡面低潮的地方。他也低潮。我們進入高潮劇情,《巨星》裡面差不多的時間段,也進入了高潮。”於冬強調說道,“證據雖然不確鑿,但種種跡象,不可能是巧合!”

“先不要打草驚蛇,即使發現了內鬼,暗自監視,收集證據就好。另外,我覺得公司要成立一個反商業間諜,內部反腐部門!一方面,是要調查出賣我們的商業情報的員工。另一方面,調查腐敗貪污,偷竊屬於公司資產的小賊!”王啓年思考說道,“找的人,要信得過,最好是警校和司法學校出來的!”

“好的!”於冬心中暗道,這種部門,就類似於明朝的東廠、錦衣衛。員工們估計不太喜歡這個部門,對是對公司而言,必須要搞這個部門。

沒這個部門不行,沒有監督的話,人都可能會腐敗。一家再大的企業,老闆和股東再如何睿智,如果低下一羣蛀蟲的話,遲早公司是會被掏空的!

這種一羣蛀蟲掏空公司,可能比股東和管理層決策失誤,還要可怕!

決策失誤了可以改正!

但人都不可靠了,公司等於是吃了慢性毒藥,緩緩走向死亡!

……

2002年1月11日,又一週的票房統計數據出爐。

各大媒體爭相報道,上一週的票房數據。

《下一個巨星》第二週票房3892萬,票房數據繼續亮瞎了市場的眼球。

與此同時,《歌舞青春》周票房也達到3566萬元。這應該是王啓年有史以來,周票房成績最高的一部電影了。

但即使是這樣,依然被衆多媒體吐槽,王啓年拍了幾年電影,還不如第一次拍電影的周杰倫票房號召力更強。

但業內人士並不這麼看,一週3000多萬票房,如果放在幾年前,都可以跟年度票房冠軍的數據差不多了。

每部電影票房,都擁有創新高的潛力,也讓王啓年獲得了更多業內人士的看好。

在1月中旬,王啓年收到華誼老闆王中軍的邀請,在一處度假村釣魚、騎馬。

王啓年欣然前往,這其實也是爲了出去散心,躲一躲風頭!

到了度假村之後,看到葛優、馮小剛等等大腕都在,此外,還有幾個陌生人。

王中軍介紹說道:“這是中影集團的楊步亭先生,另外一位是中信文化公司的李博倫先生!”

“這個,找我什麼事?”王啓年詫異。

“是這樣的,中影牽頭,準備投資一個項目《關中刀客》,不知道你們公司有沒有興趣?”楊步亭笑道。

“投資的話,可以!”王啓年不假思索的說道。

“不僅僅是投資,主要是借一個人!”馮小剛笑道。

“誰?”王啓年一愣。

“你們公司的黃建新導演,我們計劃讓他來導幾部。”馮小剛說道。

“導幾部?”王啓年一愣。

“《關中刀客》是一系列的電影,集中在02年~03年拍完,一個導演不行的。必須要找很多導演!”楊步亭解釋道,“這個項目不僅僅是技術活,還是體力活!”()

ps:第一更,感謝查在安慷慨打賞!

第495章 《四大名捕》上映(四)第431章 風行香江第180章 《江湖》開拍第521章 躋身世界五百強第14章 一塊錢當十塊錢花第426章 慈善版手機第104章 輿論看衰第592章 影視投資金融化(三)第226章 忙裡偷閒第179章 試鏡選角(二)第591章 影視投資金融化(二)第581章 新聞發佈會第609章 十億票房第450章 確定角色第455章 預告片的反響(三)第610章 聯手平安第151章 春晚現場(一)第480章 第六次聖盃戰爭(二)第590章 影視投資金融化(一)第482章 票房飄紅第154章 今何在第509章 徐克(二)第392章 佈局A股市場(一)第607章 文科生也可以有工業黨的情懷第292章 潘多拉魔盒(一)第193章 公司年會(二)第171章 起點中文網(二)第521章 躋身世界五百強第204章 畢業了第414章 勢如破竹第403章 歸來第86章 漫畫單行本(一)第553章 各自的算盤第79章 王啓年講課第432章 奧運和劉翔第628章 抄底水電股第281章 票房奇蹟第265章 準備工作第560章 森下一喜第647章 萌也是一種賣點第46章 願者上鉤第232章 首映(二)第543章 日本之行(一)第76章 井噴的票房第311章 價值投機(三)第230章 敵人和朋友第252章 《江湖2》上映第301章 ChinaJoy第501章 網絡反響第227章 父子對話第48章 欲揚先抑第433章 劉翔的退役和轉型第103章 新聞發佈會第164章 電子競技大賽(一)第55章 剪輯第601章 亞視股東矛盾(一)第418章 xphone發佈會(二)第637章 籌備(二)第447章 真3D和僞3D第13章 賈樟柯第300章 越南遊戲玩家黎宏明第415章 五億票房第396章 被票房推動的股價第109章 我的西遊我做主(一)第480章 第六次聖盃戰爭(二)第85章 慶功宴第623章 院線公司上市(三)第34章 籌集資金第230章 敵人和朋友第567章 院線霸主(一)第515章 悲催的安卓第597章 亞視(三)第438章 調整遊戲業務第641章 直播圈大新聞第373章 收購嘉禾(一)第438章 調整遊戲業務第447章 真3D和僞3D第232章 首映(二)第594章 翻譯公司第137章 王啓年心目中的好遊戲第403章 歸來第127章 看片會(一)第436章 搶佔雙十一(一)第111章 勇於犧牲,敢於勝利!第198章 《大腕》來襲第35章 一篇投稿第425章 慈善家第456章 《四大名捕》預告片第二彈第566章 新年新氣象第387章 大格局(三)第396章 被票房推動的股價第637章 籌備(二)第261章 《海虎》發佈會第291章 大手筆(四)第423章 技術標準第116章 大聖屠龍第552章 聯手軟銀第227章 父子對話第18章 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第63章 要做國內電商的鼻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