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關中刀客

“借人沒問題,《關中刀客》具體是講什麼的?”王啓年一愣。

“怎麼說呢,是一部反映中國古代時期的關中市井江湖文化的片子。介於,歷史和武俠片之間的題材!”馮小剛說道,“不是一部片子,而是10部!”

“十部?”王啓年一愣。

“《糞操子》、《花翎子》、《肉瓤子》、《董二伯》、《虎頭》、《拼橛子》、《鷂子龍五》、《人廚子》、《黑脊背》、《七寸子》,這是十個不同的主角,不同的故事。但都是關中刀客題材的!”王中軍笑了笑,“每部成本不算貴,但一共十部,加起來就是一個非常大的項目了。”

王啓年說道:“十部片子,都在電影院上映?”

楊步亭解釋說道:“拍是當電影拍,也會在電影院上映。但爲了收回成本,也會出售電視版權,在電視上播放!”

“電視電影?”王啓年笑道。

“對,就是這個意思!”馮小剛笑道。

“好吧!”王啓年說道,“投資預算是多少?”

“一共十部,每部140萬元。我們各家公司,都有投資!建議您投資一部,就可以了!”楊步亭說道。

王啓年也知道了,這部片子是中影牽頭的,應該找了不少人投資。王啓年見狀,也就投資了140萬元,即使虧也虧不到那裡去。

畢竟,中影集團的資源。是可以把版權賣給央視。

央視收購電影版權,最低保底每部50萬以上,賣百萬一部,也不是很難。

實際上,這個年代,央視購買電影版權,是很多票房撲街電影唯一活路。

電影上映之火,票房都撲街了虧是慘淡,如果投資本錢不是很多的話,把電視版權賣給央視。就可能不虧。反而小賺。

有些沒出息的導演和投資人,根本就不指望票房,而更重視央視買斷版權帶來的收入。

對《關中刀客》這個題材,王啓年並不是很感興趣。但看了劇本之後。感覺還是挺不錯。但想要票房大賣,估計還差了一點。

在電視上播放,可能會吸引一些中老年觀衆的興趣。畢竟。《關中刀客》有點像《水滸傳》,跟港臺武俠片不太一樣。看起來,會有一種粗狂的感覺。

當然了,王啓年確定投資之後,纔開始知道,這部片子意義確實不一樣。不是隨隨便便的投資的,而是中影集團準備上馬數字影院,搞出來的配套項目。

目前,全世界範圍內,數字影院都是新生事物。不過,數字技術無論是拍攝,還是播放,都更加方便。

拍攝時,使用高清數字攝像機,這種攝像機在技術上很快就會超越傳統的膠片攝像機了。後期製作,數字攝像機拍出來的素材,也更容易用電腦軟件程序加工。

而數字影院放映,就不要使用笨重的膠片拷貝了,直接用硬盤!把硬盤插入放映設備裡面,即可智能化的操作。

這種技術在將來是大勢所趨的,絕大多數電影院,都將會改造成數字影院。不過,在2002年卻面臨一個問題——目前的電影主要還是用傳統膠片攝像機拍出來的。數字影院上馬,可能會面臨沒有足夠的數字電影可以放映。

中影、上影等等國內的企業,與華納合作,一口氣上馬30多個數字影院。在2002年而言,比美國的數字影院數量還要多。

每個數字影院的投資成本,最低都是千萬級。

爲了保證數字影院上映,有足夠的片源,這纔是《關中刀客》爲什麼,一口氣拍10部的原因。

“數字影院好啊!”王啓年豎着拇指說道,“發展國內電影市場,不僅僅要靠導演和特效。影院硬件技術的更新換代,也是很重要的!硬件基礎發展好了,有利於行業的未來!”

聽聞王啓年的好評,在場幾位領導,紛紛飄忽忽的。

實際上,國企的領導,看重的業績和私企不一樣,往往不會看重眼前利潤,而更重視一些長遠的投資。很多國企,在採用新技術,引進新設備方面,比私企更激進、超前。甚至,國際上還沒有普及的技術,中國的企業就敢率先超前的普及。

很多超前投資,當時是備受批評,不被理解的。等過一些年頭,人們才驚訝的發現,在國外面對新技術比較猶豫寡斷,不敢普及的時候,中國率先大面積推廣,提前受益,完成了彎道超車!

王啓年心道,難怪中國影視行業,未來迎來了大發展。

除了衆所周知的一些民營影視公司因爲賺錢效應,而加大對影視行業投資之外,很大程度上,與國營企業超前投資,普及先進技術有關。

比如,數字影院不到十年,就成爲國內的主流。

但到日本之類的國家,會發現,再過十多年,他們的數字影院很少,絕大多數都是傳統的影院。

很多技術還是日本發明和改進出來的呢,結果,在日本市場根本沒有獲得普及。

因爲——資本家在舊設備舊技術還能盈利的情況下,誰願意耗費巨資,投資新設備新技術呢?

而中國經濟大規模發展,本質上,不僅僅是廉價勞動力。更重要的是,中國更積極的追趕,各種技術,都追求新的。於是,很多領域的新技術,中國普及的很快。

有時候,人們到海外旅遊,發達國家未必所有事物都發達,也存在很多落後的事物。有些落後世界幾十年的舊技術和舊設備,在發達國家,依然還沒有被淘汰。爲什麼呢,因爲私人企業爲主的環境中,資本家考慮的是利潤和分紅,而不願意犧牲利潤,去將還能賺錢的技術和設備換掉。

在談完了生意之後,王中軍帶着大家在休閒山莊遊玩。

釣魚就算了,騎馬對王啓年而言,實乃新鮮體驗。

當然了,見識到王中軍和馮小剛奢侈享受,王啓年心道,同樣有錢人,會花錢享樂和和不會花錢的,確實不一樣。

當然了,到了釣魚時,王啓年感覺到很無語。

釣上來的魚,休閒山莊要過秤,花錢買!甚至,價錢比菜市場買還要貴多了,一斤鯽魚88塊錢,不帶還價的。

“我暈!”王啓年吐槽,“我媽前幾天買過魚,市場上的價格,大約是這裡釣上來的十分之一。”

“那你就不懂了,釣魚圖的是氛圍。bj市,寸土寸金,讓你在無污染的乾淨水塘裡面釣魚,不收這個價,他們賺什麼?”葛優在旁笑了笑。

“也是!”王啓年心中自嘲,自己還是吊死心理。

第1章 97年,北影藝考第317章 甯浩的首秀(一)第123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一)第492章 《四大名捕》上映(一)第17章 籌劃首部學生作品第591章 影視投資金融化(二)第257章 《海虎》計劃第175章 新片《江湖》(二)第585章 Xphone登陸北美第578章 Netflix(二)第28章 少女漫畫家養成計劃第382章 雅戈爾第522章 居安思危第629章 蘇寧第76章 井噴的票房第179章 風投青睞第263章 選角(二)第6章 三試第60章 98年大洪水第218章 宿命之敵第450章 確定角色第556章 手遊,手遊!(二)第112章 “小成本大片”的拍法第382章 雅戈爾第496章 褒貶不一的觀衆反映第288章 大手筆(一)第125章 水軍第408章 史上最昂貴的cosplay第535章 話題性第333章 信息不對稱優勢第59章 拜見岳父岳母大人第433章 劉翔的退役和轉型第275章 大豐收第62章 少東家第78章 喜訊連連第638章 劇本和選角第402章 二次元和三次元第643章 開機第91章 一版再版第450章 確定角色第152章 春晚現場(二)第596章 亞視(二)第647章 萌也是一種賣點第488章 IMAX大熱,嘉禾暴漲第90章 合作賣書?第540章 國漫崛起第588章 功成回國第544章 日本之行(二)第526章 餘額寶(二)第261章 《海虎》發佈會第105章 招兵買馬(一)第203章 應該是個勵志的故事吧第535章 話題性第174章 新片《江湖》(一)第74章 米粒之光?第230章 敵人和朋友第475章 各方反響(三)第537章 IP時代(一)第459章 第三彈!第646章 互聯網地產第13章 賈樟柯第391章 小玩意(二)第100章 千萬預算第209章 大賽頒獎,girls獻唱第173章 充值渠道建設第604章 股權紛爭塵埃落定第41章 捧不捧?第180章 《江湖》開拍第238章 抄底網易(一)第635章 鐮池和馬第19章 低成本的史詩第252章 《江湖2》上映第380章 股市和故事第70章 首映(二)第19章 低成本的史詩第282章 結盟寰亞第544章 日本之行(二)第622章 院線公司上市(二)第510章 徐克重回嘉禾第510章 徐克重回嘉禾第485章 《阿凡達》來了第570章 電影製片是賭,院線纔是生意第86章 漫畫單行本(一)第611章 小成本神票房第631章 撲街險第154章 今何在第400章 小夥伴的目標第391章 小玩意(二)第584章 高調的刷存在感第556章 手遊,手遊!(二)第236章 躲避風頭第56章 配音和看片第111章 勇於犧牲,敢於勝利!第610章 聯手平安第31章 紅花和綠葉第54章 殺青第547章 日本之行(五)第180章 《江湖》開拍第502章 《秦時》第三部第110章 我的西遊我做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