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聯姻薛氏

第414章 聯姻薛氏

薛道衡纔將家眷安置妥當,便聽門房通稟,房彥藻登門拜訪,如今就在府外等候。

舊友重逢,自然是喜笑顏開,薛道衡走出大門,朗聲笑道:

“賢弟不在衙署當差,怎地有閒暇來見老夫。”

房彥藻先向薛道衡行禮,說道:

“數年不見,房某日思夜想,只盼早些與薛公重逢,只是今日專程前來,卻是受人差遣。”

薛道衡回了一禮,好奇道:

“居然還有人能夠差遣賢弟,莫非是大王的吩咐?

“可老夫剛剛纔從王府離開,大王若有交待,何勞賢弟再跑一趟。”

房彥藻神秘一笑,說道:

“今日之事,還真得讓房某走這一趟。”

薛道衡大爲不解,但還是將房彥藻引入府中。

進得正廳,薛收也被薛道衡喚來,以子侄之禮拜見房彥藻。

薛衡道疑惑道:

“賢弟今日前來,究竟所爲何事?”

房彥藻笑而不語,轉而看向在廳內侍奉的奴婢。

薛道衡會意,命奴婢們盡數退下,薛收也很有眼色的向薛道衡請辭,自言要往燕王府,侍奉崔澈左右。

見衆人都已經離開,只剩了自己與薛道衡,房彥藻笑道:

“恭喜薛公,賀喜薛公,房某今日是來爲薛公賀喜。”

薛道衡有所猜測,既說是賀喜,又得非讓房彥藻傳話,定然是要房彥藻來做媒人。

‘莫非是燕王要嫁女給收兒?’

崔澈的長女崔文惠嫁給了麥鐵杖的長子麥孟才,次女崔文嫣下嫁劉方之子劉通仁。

如今第三女崔文繡、第四女崔文娟也都到了議親的年紀,聯想到在燕王府時,崔澈對薛收流露出的欣賞之意,也難怪薛道衡誤以爲崔澈要招薛收做女婿。

薛道衡強忍喜意,問道:

“不知喜從何來?”

房彥藻卻一個字都不曾提及薛收,他解釋道:

“聽聞薛公有一庶女,正值豆蔻年華,房某今日登門造訪,便是要爲大王做媒,求娶薛公之女。”

薛道衡聞言,大感失望。

好在作爲文壇領袖,表情管理還是過關的,他並沒有將失望之情表露。

薛道衡倒不是崔澈配不上自己的庶女,只是遺憾薛收不能娶崔澈之女。

畢竟崔澈除了權臣的身份以外,同樣是博陵崔氏第三房的宗族。

天下士族,誰又不以迎娶五姓七族之女爲榮。

既然已經投奔了崔澈,哪怕薛道衡內心並不喜歡崔澈,可對方特意派人登門求親,薛道衡也無法拒絕。

房彥藻在得道薛道衡的肯定答覆後,這才欣喜告辭,回去向崔澈覆命去了。

在房彥藻走後,薛道衡行至廳門處,命親隨將庶女喚來。

薛氏聽聞父親傳喚,放下了手上的書籍,前往正廳拜謁其父。

薛道衡打量着自己的女兒,他如今六十六歲了,生得女兒自然不只一人,但都已嫁作人婦,如今房彥藻指明瞭是豆蔻年華的庶女,便只剩了庶出的薛氏。

少女姿容清秀,美麗卻不妖嬈,舉手投足間,好似有一股書卷氣。

薛道衡不明白,自己這個庶女雖然喜好讀書,但平時少有出門,才學不爲外人所知,崔澈又是怎麼聽說的。

“女兒拜見阿爺。”

薛氏款款行禮道。

薛道衡回過神來,將心中的疑惑拋到了腦後。

“起來吧。”

等薛氏站起身子,薛道衡徑直道:

“燕王方纔遣使登門做媒,欲聘你爲側妃,你先有個準備,過些時日,便得嫁進王府。”

薛道衡是通知,而並非過問薛氏的意見。

在薛道衡看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薛氏的臉上不見喜怒,只是神色淡然道:

“女兒知道了。”

向父親施禮請辭之後,薛氏走出正廳,早在廳外等候的親近婢女書蝶見她出門,趕緊迎了上來,低聲詢問道:

“小娘子,家主何事急着將你喚去?”

她們主僕自小爲伴,彼此的感情好得很,而薛道衡並不重視薛氏這個庶女,平素難得一見,今日卻專程派人將她喚去,也難怪書蝶好奇。

薛氏沒有瞞着書蝶,她回答道:

“有人登門向阿爺求親,阿爺已經答應下來,方纔將我喚去,只是告訴我一聲。”

薛氏的語氣很平靜,沒有一點波瀾起伏,彷彿要嫁人的並不是自己,而是薛道衡。

書蝶卻瞪大了眼,她好奇道:

“家主是要將小娘子嫁給哪家的郎君?”

薛氏言簡意賅,答道:

“燕王。”

書蝶倒吸一口涼氣,她帶着驚訝,問道:

“小娘子,伱會不會將書蝶帶去王府。”

薛氏點頭道:

“我與你從小相依爲命,自然是要帶着你的。”

說着,薛氏步入閨房,等她重新拿起書,卻突然扭頭看向書蝶:

“我記得那位燕王也曾寫過幾首詩?”

直到這時,薛氏的情緒終於有了一絲波瀾。

許久,書蝶才帶了不少紙張回來,每一張,都是崔澈曾經寫下的詩文,其中既有年少時的求名之作,也有與崔昭容離別時的不捨之作,更有與楊麗華早些年的示愛之作。

薛氏讀罷,嘆息道:

“如果他不曾從軍,一心學文,在文學上的成就,只怕並非阿爺所能望其項背。”

書蝶忍不住說道:

“奴婢曾聽人說,文章只是小道,能治國安邦的,纔是大丈夫。”

薛氏也不惱,反而頷首道:

“確實如此。”

她待人一向平和,否則書蝶也不敢反駁,畢竟家主薛道衡可是文壇領袖,如今書蝶說什麼文章只是小道,要是傳進了薛道衡的耳朵裡,只怕不會有她的好果子吃。

不知從哪裡走漏的風聲,如今整個晉陽都知道了崔澈將與汾陰薛氏聯姻,迎娶薛道衡之女爲庶妃。

而薛氏在府裡的地位,也突然便得炙手可熱起來,尋常奴僕、婢女們的殷勤不必多說,就連薛氏的嫡母、姨母,以及兄弟姊妹們,也大多對她笑臉相迎,唯恐惹了薛氏不快。

只不過薛氏待人接物,還是跟往常一樣,她更喜歡安靜的坐在閨房讀書,而不是應付周圍人的恭維奉承。

今天沒有了

(本章完)

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584章 東宮失竊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391章 重返幷州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99章 放浪形骸第202章 田螺姑娘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33章 暗中投效第242章 冬至朝見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564章 各有封賞請假一天第233章 奪取處州第460章 護寺僧兵第17章 初至聞喜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21章 稚子擇師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284章 圍魏救趙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5章 封家六子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178章 燕公崔澈第622章 班師回朝第509章 攻心爲上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545章 恢復爵位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384章 分取各地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85章 相士納賄第445章 試探心意第404章 消耗矢石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12章 少年詠鵝好消息與壞消息請假一天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325章 欲求連任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65章 屠戮宇文第25章 竇府家宴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55章 徵辟裴矩第216章 夜探敵營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29章 孝子阿贇第1章 邊疆牧童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62章 裴秀來京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96章 名將殞命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253章 徐門新人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618章 父子合謀第445章 試探心意第498章 好心錯事第90章 反擊突厥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194章 親友重逢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67章 重回晉陽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39章 姑母有命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83章 太子設宴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85章 相士納賄第315章 搶奪隋羊第71章 一喜一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