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裴家父子

第415章 裴家父子

晉陽百姓津津樂道於燕王時隔多年,將納側妃的時候,聞喜裴氏與解縣柳氏也先後派人前來投效。

實際上,在楊廣即位以後,聞喜裴氏便受到了重用,如裴蘊、裴矩,這些人都是楊廣身邊的親近文臣。

但世家大族一直以來都是這樣,高歡、高澄父子親近博陵三崔,對他們委以重任,還是有博陵崔氏第二房投奔宇文泰。

只有兩頭下注,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聞喜裴氏的歸順,也讓晉陽大獄中的一對父子終於向崔澈低頭。

裴仁基年近四旬,他在開皇初年起家左親衛,宿衛宮廷,此人驍勇善戰,精於騎射,伐陳之戰時,曾立下功勳,獲封儀同三司,被派往漢王府充當侍衛統領。

楊諒舉兵之初,裴仁基苦苦勸諫楊諒不要謀反,惹得楊諒大怒,將他與其子裴行儼下獄,這一關便關到了現在。

崔澈入主晉陽以來,明知道裴家父子被收押,卻也不管不問。

他對這二人的態度很是複雜。

崔澈當然知道裴行儼便是演義之中,隋唐第三條好漢裴元慶的原型,而在正史之中,裴家父子同樣也是猛將,尤其是裴行儼,號稱萬人敵。

這要換了平時,崔澈老早就跑大牢裡演戲去了,但裴家父子終究是不同的。

他們雖然先後投靠李密、王世充,但實際上都是迫於無奈,骨子裡還是忠於隋朝。

李密、王世充對二人很是禮遇,王世充更將侄女嫁給在亂世之中,與妻子離散的裴行儼。

然而在王世充稱帝以後,裴家父子卻在謀劃要襲殺王世充,復興隋室,最終被人夷滅三族。

毫無疑問,崔澈將來還是會走上謀朝篡位的老路,因此,他乾脆對牢獄中的裴家父子視而不見。

別看裴仁基、裴行儼父子在後世名聲赫赫,裴仁基還有一個未出生的兒子裴行儉,名聲更在父兄之上。

可裴仁基如今官職卑微,堂堂燕王,沒有注意到大牢裡的一名侍衛統領,倒也正常。

當聞喜裴氏之人拜謁崔澈之後,提及裴家父子,崔澈這才命人將父子二人帶來。

麥仲才並沒有立即將裴家父子帶到崔澈跟前。

裴仁基、裴行儼被關押了大半年,如今蓬頭垢面,身上還散發着濃郁的臭味,麥仲纔將二人帶出牢房後,便着手安排爲他們沐浴。

等換上了乾淨衣裳,麥仲才帶着裴家父子來到了燕王府的正廳。

裴仁基、裴行儼向崔澈見禮,崔澈卻責怪道:

“楊廣弒父,天理難容,裴儀同爲何要阻止聖人起兵,爲父報仇!”

裴仁基不可能回答:楊廣弒父,只是你們的片面之言,沒有確鑿的證據,不足爲信。

他只得連連向崔澈稱罪。

崔澈這才緩和了臉色,他對裴家父子道:

“孤從來不勉強人,你父子若是心向關西,不願侍奉,大可離去,孤絕不爲難。”

只是嘴上說絕不爲難,如果裴家父子真的鐵了心要前往關西,麥仲才自會拿弓將裴仁基與裴行儼父子二人拉殺。

裴行儼看向其父,別說他如今年歲尚淺,只是個十六歲的少年,就算已經行過了冠禮,也得聽命於其父裴仁基。

裴仁基並沒有猶豫太久,他叩首道:

“大王救我父子出牢籠,恩情無以爲報,裴某願爲大王效犬馬之勞,輔佐大王,爲先帝復仇。”

裴行儼也立即附和其父。

崔澈聞言頷首,他心底對裴仁基說什麼輔佐自己,是要爲先帝復仇,略有不滿,但並沒有表露出來。

裴仁基與裴行儼被帶下去安置以後,崔澈獨坐正廳,低聲自語道:

“這裴家父子,終究是心向隋室。

“罷了,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且先用着,真等到了篡位的時候,再將他們父子奪權閒置。”

裴家父子雖然投靠了崔澈,但不會立即得到重用,裴仁基官職卑微,又寸功未立,憑什麼對他委以重任。

相較於汾陰薛氏的薛道衡、薛家三鳳,以及聞喜裴氏的裴仁基、裴行儼父子,解縣柳氏的子弟,才質便要平庸得多,並沒有出現崔澈耳熟能詳的人物。

但他也在考校過才學後,對聞喜裴氏、解縣柳氏子弟量才而用。

隨着麥鐵杖手持楊諒的詔書,順利接管了代州、朔州等地,廣義上的河北五十二州如今都被納入了崔澈的治下,因此崔澈迫切需要大量的文官爲自己治理地方。

好在他本就是名門出身,在得到了河北士族的支持後,崔澈又相繼獲得了包括太原王氏以及河東三族的投效。

倒也能夠應付得了地盤的急速擴張。

不過崔澈也知道,不能完全依靠士族,於是便效仿魏武帝曹操,在晉陽發佈求賢令,不論出身,唯纔是舉。

一時間倒也有不少寒門才俊前來投奔,當然,這都是後話。

楊素回到大興的時候,楊廣早已得知前線潰敗,他原本有心藉此機會狠狠懲治楊素。

畢竟楊素身居尚書令,在沙苑一戰擊潰楊諒十餘萬河東精銳以後,便讓楊廣感覺到如芒刺在背,也使得他心生忌憚。

只不過宇文述勸說楊廣:

‘勝敗乃兵家常事,豈能因一時得失,而將楊相治罪。

‘況且楊相之敗,乃是士兵營嘯所致,不能盡數歸咎在楊相身上。

‘如今賊勢不容小覷,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楊相又是當世名將,還請陛下寬赦其罪。’

由於崔澈的威脅客觀存在,楊廣此時還聽得進勸。

因此,當楊素回到大興的時候,楊廣不僅沒有怪罪楊素,更是好言安撫,使楊素大受感動。

回到府中,楊素對其子楊玄感感嘆道: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人世間的事情就是這麼奇妙,明明楊素在河東打了敗仗,卻也讓楊廣對他的忌憚稍減。

只是楊玄感卻分明看見了父親慶幸的背後,是掩藏不住的失落。

也許在他的心中,最在意的還是與崔澈的勝負。

楊玄感出言安慰道:

“父親不過是輸了一場,如今留得有用之身,來日還有雪恥的機會!”

今天更新可能會比較晚

(本章完)

第43章 尉遲身死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49章 婚姻之言第13章 辭親遠行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109章 狗急跳牆第428章 夜襲山谷第357章 咬金投軍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428章 夜襲山谷第265章 別院夜話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461章 淨身修行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34章 剖明心跡第206章 塞外消息第461章 淨身修行第4章 初入崔府第536章 大興城陷第612章 收縮兵力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555章 益州長史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45章 賞功罰罪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605章 繼領水軍第36章 天元駕崩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566章 來來往往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251章 重義輕財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149章 歃血爲盟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10章 少年出遊新章在審覈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564章 各有封賞第110章 奔襲歷城第122章 均分其利第276章 行軍總管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58章 失意之人第18章 崔家兒拳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509章 攻心爲上第514章 接見二郎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好消息與壞消息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411章 加官進爵第355章 朝廷忌憚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66章 深夜來客第243章 入宮哭訴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200章 楊崔之會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318章 契丹歸附第406章 將士譁變第559章 自比貞婦第43章 尉遲身死第322章 開皇之末第368章 仁壽宮變第73章 如魚得水第61章 恢復舊姓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57章 楊廣相求第446章 東隋馬政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