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讀財經》科技股殺盤有救了 美中半導體業合作這件事

中美半導體協會成立工作室,對砲火最猛烈的半導體戰場出現轉機。(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小編精選5件不可不知財經大事,帶讀者掌握今天(12日)財經重點

【1】科技戰現轉機 中美半導體協會 成立工作室

中美科技戰中,砲火最猛烈的半導體戰場出現轉機,中、美半導體行業協會11日宣佈成立工作組,共同交流產業技術貿易限制、出口管制方面政策

【2】原物料漲不停 15檔熱錢搶進

原物料股漲勢航運塑化鋼鐵、造紙、橡膠,一路延續到紡織股,紡織股包括紡織股儒鴻(1476)、化纖廠集盛(1455)等,11日股價飆出6%以上漲幅,儒鴻終場收在494.5元,創下2015年10月以來的新高價,由於原物料股整體低期尚低,短線熱錢搶進。

【3】疫後起飛 大摩看好3國股市

摩根士丹利亞洲與新興市場首席股票策略師加納(Jonathan Garner)看好疫後澳洲印度新加坡市場表現,指稱隨着疫苗推出、全球經濟開始重啓,上述三國將顯現強勁的成長動能

【4】臺灣恐被美列匯率操縱國 楊金龍:不會有立即影響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11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業務報告,針對立委質詢臺灣若被美國列入匯率操縱國的衝擊,他表示,短期內不會有立即的影響,因爲列入匯率操縱國後,接下來的談判磋商觀察期至少需費時一、二年,期間央行也會針對三大理由爭取豁免貿易懲罰

【5】拜登上臺首次 中美4巨頭下週會面

中美雙邊關係仍有可能進一步惡化之際,雙方敲定,美國國務卿林肯(Antony Blinken)和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將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國務委員王毅於阿拉斯加會晤,時間暫定3月18日和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