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公尺小行星掠地球 若撞擊可夷平7個臺北市

東森新聞記者陳國華陳詩詠/綜合報導

一顆直徑約爲46公尺的行星,在臺灣時間2月16日凌晨飛過地球上空,它最接近地球的時間,是16日凌晨3點25分,和地表最近距離約爲2萬7680公里。科學家表示,這個行星不會對地球造成任何影響

▲一顆直徑約爲46公尺的小行星,在臺灣時間2月16日凌晨飛過地球上空。(圖/取自NASA)

流星雨墜落俄羅斯10多個小時後,一顆直徑46公尺的小行星飛越地球上空,這顆小行星去年2月同樣近距離掠過地球后,天文學家發現蹤影,定名爲「2012 DA14」。CNN報導,「這是幾個小時前拍到的畫面,這是行星,這條線是經過的衛星,目前在澳洲天文臺也可以觀測到。」

NASA科學家估算,這個大約是半個足球場大小的行星,和地球的最近距離比許多衛星還要近。一位科學教育家說,「它和地球的距離,比許多在全美國全世界提供CNN播出的衛星還要近。」

雖然和地球如此接近,但科學家已表示,不會對地球造成任何影響。事實上,根據科學家的估計,每天有百噸的岩石會進入地球的大氣層麻省理工教授賓塞爾表示,「每天有數百噸的物質飛過地球上空,就像你在天空看到的那些小小的流星,留下小小的軌跡。」

但真正會撞上地球產生巨大影響的其實並不多,根據NASA統計,目前約發現9672個,包括小行星和彗星在內的近地物體,其中超過1300個可能對地球產生危害

「2012 DA14」如果撞擊地球,爆炸威力相當於240萬噸的黃色炸藥,是長崎原爆的100倍以上,可夷平1950平方公里的區域,相當於7個臺北市或一座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