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驚無險 小行星將於9月飛掠地球

近地小行星軌道常會地球重疊,因此會飛掠與逼近地球。(圖/ESA)

名爲「佛羅倫斯」(Florence)的大型近地小行星(Large Near-Earth Asteroid)將於2017年9月1日飛掠地球,依據史匹太空望遠鏡(Spitzer)和廣域紅外線巡天望遠鏡(NEOWISE)的調查,它的大小約爲4.4公里,要是撞向地球將會帶來類似恐龍滅亡的大災難,所幸它只是飛掠而已。

每日科學報(Scitech Daily)報導,佛羅倫斯小行星離地球最近的距離約700萬公里,也就是約18個月球距離。聽起來很遙遠,但是從太空尺度上來看卻已經是相當接近。它是在1981年3月時,由澳大利亞的春季天文臺的研究員謝爾特.巴斯(Schelte “John “Bus)所發現的,他把這顆小行星用現代護理工作創始人佛羅倫斯.南丁格爾女士(Florence Nightingal)的名字命名

小行星佛羅倫斯將在2017年9月1日逼近地球。(圖/NASA)

2017年9月1日將是佛羅倫斯從1890年以來最接近地球的一次,直到2500年之後,這個小行星還會更接近地球。在8月下旬以後,佛羅倫斯會增加到9等,可以被小型天文望遠鏡中看見。

佛羅倫斯是近地小行星追蹤任務以來,發現過最大的小行星,天文學家利用這個機會,近距離好好觀察研究佛羅倫斯,不過佛羅倫斯很暗淡,所以主要的調查工具將採用電波望遠鏡,美國航太總署金石太陽系雷達(Goldstone Solar System Radar),還有位在波多黎各,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營運亞雷西波電波天文臺(Arecibo Observatory),利用雷達波來掃瞄佛羅倫斯表面科學家將會從雷達圖像分析它的真實尺寸,精確程度達到10公尺的地貌細節

倘若把佛羅倫斯、月球和地球相對距離來看,仍然遠達700萬公里,也不用太驚慌。(圖/NASA)

雷達波表面調查術可以在表面多雲濃煙情況,仍然利用雷達波來穿透雲層分析底下的地貌,先前「麥哲倫號」金星調查衛星就是利用這套技術,來幫助天文學家理解並繪製金星的表面,卡西尼別也是透過這個方式,調查被濃密大氣包覆的土衛六地面環境狀態。現在雷達波表面調查術也應用來觀察數百個小行星,當這些太陽系形後後的小型殘餘物接近地球時,深太空雷達就會對準小行星,研究其大小、形狀、旋轉方向、表面特徵和粗糙程度,這有助於更準確地確定它們的軌道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