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驚世弊案 A走全民多少錢?臺灣會記住這3人

臺灣金融史5大驚世弊案 A走全民多少錢歷史爛帳...臺灣會記住這3人。(圖/財訊提供)

十信風暴後臺灣仍屢屢爆出金融重大案件,並未真正痛定思痛,不少弊案所涉金額層級屢創新高。回顧近30年臺灣金融史的5大弊案,期待以史爲鑑,再次警示金融業股東勿忘行業倫理

責任追究、決不寬貸!」每當重大弊案爆發,主管機關與檢調單位最常以此句型來宣示徹查改進的決心;但金融體系牽涉既廣且深,每有重大弊案爆發,背後必然伴隨着政治角力商業利益的勾結。

王玉雲王又曾捲款落跑 都沒被關

根據《財訊》報導,1985年,臺灣第一場金融風暴「十信案」爆發時,大衆才驚覺蔡萬春父子與「立法院十三兄弟」隻手遮天的影響力。其結果雖然重挫了國泰集團信譽,數千債權人血本無歸,社會動盪不安,上百億的虧空最後由政府動用全民資產收拾惡果;但涉案者往往在長年司法審判期間仍享有豐厚的資源,與受害人遭遇有泥雲之差。

歷史不會重演,但會押韻。顯然,十信風暴並未讓大家真正痛定思痛,其後的金融重案依然層出不窮,不少新案所涉金額和層級都創新高。《財訊》參考《北檢金融重案實錄》以及金管會金融史料,帶讀者回顧近30年臺灣金融史上5大弊案。這5大弊案除了潤寅案之外,均已定讞,但其他纏訟多年未定讞的案子仍多如牛毛。期待以史爲鑑,也是再次警示金融業大股東勿忘行業倫理。

一、中興銀行違法放貸8百億案:2000年,有「南霸天」之稱的中興銀行董事長王玉雲,遭控違法放款給臺鳳;違法放貸金額達8百億元,另與總經理王宣仁掏空上百億元。其後中興銀行被中央存保接管,成爲史上第一家被政府接管的民營銀行;經重整後,再由聯邦銀行接手。

《財訊》報導指出,2007年,王玉雲依背信罪判刑7年定讞,但他卻已潛逃中國;長子王志雄歸案稱其父已客死異鄉。王玉雲生前還涉及高雄四大工程等弊案;目前,家族事業仍有華榮電線電纜、第一銅、《臺灣時報》等。

許勝發掏空50億 易科罰金了事

二、力霸集團掏空中華銀行逾千億案:2006年初,力霸集團傳出財務危機,但集團董事長王又曾滯留海外,並指示以力霸旗下產業與東森集團名義向中華商銀申請鉅額貸款,又迅速將資金匯出臺灣。王又曾擔任董事長的中華商業銀行,聲請企業重整後遭擠兌,隨即由中央存保接管;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在2008年標下中華商銀主體,隔年在臺成立子公司匯豐銀行。

《財訊》分析,身兼國民黨中常委總統府國策顧問的王又曾,雖被以詐欺、侵佔、掏空等罪名起訴,但夫婦倆逃亡美國。在美流亡期間,王又曾生活寬裕,但留在臺灣的7名兒女都因此案被判刑入監;2016年,王又曾在美國死於車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