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智慧城市給力 政府治理轉型邁步

英國近年投注大筆經費,積極推動5G結合城市場域模式,大力提升國家生產力效率。圖/路透

5G創新應用 無所不在 百花齊放

截至2021年3月中,全球已有64個國家、153個電信業者開通5G商用網路,5G專網亦如火如荼展開,印證市場先前對5G世代下、來自企業客戶營收貢獻將大幅提高的預期。

若將管理規模拉高,將「國家」或「城市」視爲企業、做爲5G網路經營的主體,同理亦可強化施政效率、促進治理轉型,事實上國內外已有一些市政府開啓相關實驗,只是牽涉議題遠較企業經營複雜的多,成效如何仍待時間驗證。

首先,企業的客戶組成單純,國家或市政府的「客戶」多元,大抵涵蓋市民產業,兩者需求差異大,前者期待生活品質提高、反映在民意支持度,後者在乎更高的營收與利潤、反映在稅金,其次,政府各單位業務龐雜,不易統籌規劃5G服務,最後,5G服務若可提升營運效率,對企業來說獲利可因此上升,然而政府效率與稅金的關聯,似乎就不是那麼明顯。

5G for市民:

鼓勵由民間定義5G解決方案

全球5G結合城市場域的推動模式,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英國、韓國與日本。英國由數位文化媒體與體育部(DCMS)統籌規劃,編列約2億英鎊(約新臺幣78.9億元)預算,提出「5G Testbeds and Trials Programme」(5GTT)方案,目標是2027年5G網路幾乎涵蓋全英國,整合科學研究、資訊人才與技術優勢,建立國家5G創新與測試網路,促進5G技術及應用研究,以提升國家生產力與效率。

5GTT方案依據不同需求陸續資助數個子計劃,例如:有能力統籌規劃的地方市政府,明訂計劃管理與成果交付義務,直接挹注經費5,000萬英鎊(約新臺幣20億元),如資助西米德蘭郡執行城市互聯社區計劃,偏鄉、不易吸引外部投資的地區,則成立障礙排除工作小組,與市政府、產業、地主與開發商合作,再邀請所有符合資格的團隊提案,每個獲補助提案挹注200~500萬英鎊(約新臺幣7,890萬至1.97億元)不等,如鄉村互聯社區計劃,對於全國其他區域,透過競賽方式徵求創意提案,每個獲補助提案挹注25~500萬英鎊(約新臺幣986萬至1.97億元)不等,如5G Create競賽。

前述Create競賽提案團隊組成不限,唯5G網路基礎設施須自行建置,且須有中小型企業共同參與,以鼓勵小規模業者有機會實現創意。例如獲補助團隊之一的「利物浦5G聯盟」,就由利物浦當地由一羣中小型電子醫療設備商組成的eHealth Cluster擔任專案管理者,於市內特定區域建置5G毫米波專網,讓獨居長者利用5G網路隨時與遠端照護人員視訊連線、或與遠端其他獨居者交談減低孤獨感等。

英國由DCMS做資源分配,其中,5GTT這三個計劃又明顯是對焦市民,而市民的需求就由民間的創意、解決方案與服務來滿足,政府僅扮演排除障礙與資金支援的角色。

5G for產業:

促成企業共享資源以降低成本

在產業發展上,政府可找出業者的共通需求,主導從5G基礎建設面下手、提供企業友善的經營環境。

以韓國爲例,產業通商資源部(MOTIE)規劃2022年於京畿道的半月、始華兩個產業園區,以園區內的5G專網,在園區內實現無人駕駛堆高機、無人搬運車、物流機器人、工業設施的5G智慧物流平臺,參與建置企業均爲韓國一線大廠,包括LG U +負責建置5G專網,Hanaro TNS建置物流系統,Shinsegae E&C負責製造物流機器人與輸送機,Bow System則專司樓宇自動化。

5G智慧物流平臺完成後,將可爲園區內所有企業提供低成本物流服務,過往每家業者均需建立專屬的物流管理系統,未來則可按需求付使用費,就可共享園區內的智慧物流系統。

5G for政府:

數據爲體、5G爲用

綜上所述,5G可改善市民的生活體驗、或爲產業提升營運效率,政府各部門釐清權責、由單一窗口統籌規劃,避免資源重複投資,然而若只將5G視爲既有「單一部門、舊施政項目」的改善,不免可惜,特別是5G具備的高速、低延遲與大連結特性,帶來的數據量遠較傳統4G大,這些數據若能被妥善分析、運用,可望增加「跨部門、新施政項目」。例如交通路口的即時高解析度人流與車流影像,不僅可做爲交通號誌變換的參考,亦可協助周邊商圈的導購活動。

要達到跨部門數據的融合運用,勢必需要統一的城市數據平臺,可透過共通資料庫系統、或是結構化資料與建構API,從原有的各分散資料庫介接取得。然而更重要的是,有賴於政府首長或市長的決心與執行力來,讓不同部門打破門戶之間、交換數據。期待未來我國發展智慧城市或智慧政府的過程中,將5G視爲手段、而非目的,通盤檢視部門內的數據瓶頸所在,方能最大化5G結合智慧城市發展的效益,達到政府治理轉型的目標。(本文作者爲資策會MIC產業顧問林柏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