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學起來!3烹調撇步讓孩子愛上吃穀類、蔬果

出處/康健雜誌

文/謝懿安整理 圖/pixabay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曾研究發現,每天只要多吃10公克膳食纖維,就能降低10%大腸癌機率,吃更多當然更好。

爲了降低大腸癌風險,父母可以讓孩子養成攝取全谷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質的粗食的習慣,並少吃加工肉品

但孩子因爲討厭咀嚼的口感,就會自動跳過蔬菜或全穀類。下面幾個巧思,幫食物換個面貌,讓小孩更願意吃下肚。

全谷這樣做:掌握比例、巧思搭配

糙米所含有的不可溶性纖維有助於消化,父母可以試着將白米飯改成米飯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鬆德院區營養科院聘主任周秀娟指出,可以採取「換着吃」或「混着吃」兩種方式。

建議,不妨每隔兩、三天,輪流炊煮白米、糙米,讓家人有換換口味的機會。一開始可以採1:1比例混合,將白米、糙米一起煮,炊出來的飯就比純糙米飯香甜、黏稠。如果想要吃五穀雜糧飯,可以用白米3杯、雜糧1杯的比例,再慢慢增加。

除了糙米外,南瓜地瓜芋頭都屬於全谷雜糧類,相較於糙米飯更多了香甜口感,偶爾可以代替米飯、麪條冬粉,當作一餐的主食

另外,早餐可以選用大燕麥片,搭配牛奶,再加一點堅果、水果,口感更適合孩子。

蔬菜這樣做:改頭換面、設計花樣

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翁瑩蕙表示,有苦味青江菜、菠菜包入水餃,加上碎肉,提高小朋友的接受度。新鮮的綠竹筍、大黃瓜白蘿蔔熬湯頭,吃起來爽口。口味重的青蔥、大蒜有抗癌成分,可切細碎和牛肉番茄煮成湯麪

孩子對自己動手的食物會覺得較好吃,包水餃、做生菜沙拉、卷壽司,從上市場買食材到準備料理的階段,可以讓孩子一起選菜、準備餡料

水果這樣做:切小塊、打成汁

芭樂、蘋果、水梨果肉較硬,不易咀嚼,翁瑩蕙建議切成一小口,吃的意願會提高。柑橘類、番茄及奇異果味道偏酸,可切成塊狀,混合其他水果做成水果沙拉,增加新鮮感

各種不同顏色的水果放在盤中,五彩繽紛也可以誘發食慾,讓孩子可以享受吃水果的樂趣,是中醫師林君玉用的方法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李青蓉建議,把水果打成果汁也是一種方法,等小孩的接受度提高後,再弄成果泥,最後鼓勵直接吃水果。

除了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外,也記得喝足夠的水才能幫助腸胃蠕動,把纖維排出來,纔不會讓腸胃道塞車,反而會容易便秘。

延伸閱讀:

小心「大腸癌元兇」就在早餐裡!2類食材你該留意

脹氣超過正常頻率恐爲大腸癌徵兆 7種導致放屁的身體異常原因要當心

揪出大腸癌元兇! 這2種菌結伴會「造反」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