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臉大的麪包一上架就搶光 全聯烘焙魔力吸引婆媽客帶動來客數成長

全聯總經理蔡篤昌(右二)與全聯阪麪包總經理中原利之(右三)站在首度亮相的全聯 麪包販售車前,爲自家麪包站臺。(圖/今週刊 攝影 蕭芃凱)

烘焙市場商機600億元,在疫情重創食品業之下,仍逆勢成長,各大通路垂涎,紛紛祭出絕招搶大餅,全聯也加入戰局,起步晚的它,要如何追擊?

機器啪達啪達地運轉, 從攪拌麪團、擠餡、包裝,一個個比臉大的菠蘿包麪糰順着產線軌道滾落。產能滿載的狀況下,一天能生產10噸的麪糰、25萬個麪包,也滾出全聯搶攻全臺600億元烘焙市場的競爭力。

近日,全聯總經理蔡篤昌親自上陣,率記者走進桃園楊梅斥資10億元、從白木屋手中買下的廠房。眼前一條條全自動量產生產線,正藏着取經自日本「阪急麪包」、去年爲全聯創造七億元營收秘密。(圖/今週刊 攝影-陳弘岱)

近日,全聯總經理蔡篤昌親自上陣,率記者走進桃園楊梅斥資10億元、從白木屋手中買下的廠房。眼前一條條全自動量產的生產線,正藏着取經自日本「阪急麪包」、去年爲全聯創造七億元營收的秘密。

「麪包是帶路雞,賣麪包基本上就是爲了帶入人潮。無論超市或便利商店消費者會因爲想買麪包所以來店。」蔡篤昌細心解釋背後商機,在阪急麪包導入單店後,來客數提升5%至10%。

全聯與阪急麪包從2016年就開始合作,但在自建工廠前,主要以海運方式從日本運送冷凍麪糰來臺,耗時又費成本,只能提供給爲數不多的據點。直到19年,楊梅廠開始量產,成本降了3成,產能也才提升起來,如今迎來全聯阪急麪包導入千店里程碑

目前,全聯麪包(含現烤的阪急麪包、袋裝的機制麪包和吐司)佔整體營業額1.6%。其中,出自這家楊梅廠的阪急麪包約佔0.5%,且無畏疫情打擊,去年業績仍逆勢較前年增加5倍。

鎖定婆媽客羣

用高CP值 滿足血拼快感

「比臉大的巨大面包,每天限量3萬個,一上架就被搶光。」阪急麪包賣得好,蔡篤昌說得很驕傲。全聯麪包究竟有什麼魔力,讓消費者願意特地到超市買麪包?

其一,全聯熟知它的「婆媽客羣」,針對習性,調整行銷策略。阪急麪包均一價30元,麪包種類從分量紮實、直徑達12公分的高CP值大面包,到強調精緻質感的抹茶餡麪包都有。蔡篤昌進一步解釋:「很多婆婆媽媽每天下午到超市買菜,娛樂就是幫自己選個麪包當下午茶,我們希望她們能吃得更好。」

同時,當新品上市,全聯也常祭出25元嚐鮮價,或限量販售等銷售策略,吸引婆媽族羣愛搶便宜的心態和享受搶購限量商品的快感。

再者,蔡篤昌一再強調,阪急麪包「 是把日本的原汁原味搬過來。」無論食材製程,都與日本無異。「這家工廠基本上是日本人在管的,廠長技術主管都是日本人。」講起麪包品質,蔡篤昌笑得自信:「 機器設備麪粉酵母,我們全用日本進口的。」

就連進工廠前, 需換上整套防塵裝,眉毛還得先用貼紙黏過,確保不會掉進產線,製程一絲不苟,都頗有傳承日本職人精神的意味精準的行銷策略,加上從日本搬回來的嚴謹高品質,是全聯搶食臺灣烘焙市場600億商機的兩把利刃

無懼超商龍頭

單價、聯名 目標30億營收

然而, 垂涎烘焙市場這塊大餅的,絕非全聯一家。商業發展研究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副所長李世珍分析烘焙市場:「去年食品業雖受疫情打擊,西點麪包銷售額卻不受影響,持續增長,烘焙市場過去五年來成長相當穩健。」商機誘人競爭者當然不少。

《今週刊》(第1268期)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週刊》(第1268期)

閱讀更多文章,歡迎加入今週刊粉絲團&LINE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