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折磨大家了,究竟是「『終』信」還是「『蹲』義」?

胡文琦

俗諺有謂,自古忠孝難兩全,但檢視一下近日沸沸揚揚、張力十足的「014件」之後,卻似乎變成是「『忠』、『義』難兩全」;現在,全臺灣除了藍綠陣營之外,全民已被這股「靈異事件」搞得昏天暗地鬼影幢幢,每天都似奇摩廣告用語一樣,「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更有趣的是,每天除了有新爆點外,全臺的視聽大衆也都陷入了歇斯底里的「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詭異情緒,更無奈弔詭的是,每週三定期所出版的「壹週刊」,竟變成藍綠政治人物乃至臺灣百姓關注的焦點與夢靨。

然而,在解析這場「世紀貪腐大戲的各方態度之前,請容許筆者援引日前在南部某公司發生所謂不當解聘事件後,被解僱員工的說法,「如果公司高層決定不收回資遣的成命,就要向檢調單位舉發公司的不法行爲…」,看看這位員工的思維與邏輯,即可類比檢驗一下現任吳敦義總統資深名嘴忠信先生。目前,最新的八卦是「X先生、黨政高層」究竟是否就是吳員?而爲了這項惱人的「傳言耳語」,吳員還特別出面重申且嚴謹地定義「認識」的涵義,吳員強調,絕無介入林益世的貪腐糾葛,至於X先生是誰,「請原創者說清楚。」

因而,解析這場「『信』、『義』房屋」的誠信格局毋寧可從兩面向切入,首先,從藍營角度切入,講白了,現時的林益世案早已成爲人人喊打且臭不可聞的「全民公敵」,執政的國民黨上至馬總統、行政院陳?院長下至基層黨員黨代表們,近日無不被綠營的朋友給消遣調侃到「無地自容、無法自拔與無言大悲」的窘境,嚴苛點來說,馬總統執政的「信用評等」更因爲此案而降至「歷史的最高峰」。試問,在如此情形下,如果吳員還「大器聲言「不會提告」的話,這豈不怪哉?反倒更加證明林案似有更多見不得光的隱情?換言之,在藍營目前「已被打趴」也已災損到「沒有什麼可再損失了」的境地下,此種嚴重涉及個人名譽道德重大案件,吳員乃至國民黨根本沒有任何不告的「灰色地帶」空間。

其次,再論名嘴胡忠信先生,果若其「所言非假」、「有所本」且「消息來源正確可靠」無誤的話,那講白了,就請快一點讓吳員甚至是國民黨給「一刀斃命」,否則,胡員一席「握有白紙黑字文件」,會讓臺灣有廣島長崎式原爆,甚或公佈內容會讓臺灣政壇變成「政治廢墟」的肯定話語,說真的,不僅會讓人對國家社會失去信心,更會讓人民對政黨乃至國家領導人喪失最起碼的「信賴保護原則」;進一步言,憲法和大法官言論自由的保障,絕不會是無的放矢的惡意隱涉和公然毀謗。坦白說,胡員此時的格局與高度,早應脫離藍綠個人的恩怨情仇甚或鄉愿的「保護消息來源」範疇,站在臺灣的長遠發展角度而言,胡員反更應勇於摘奸發伏、發掘真相而不僅只是「嘴上功夫」的牢騷與恐嚇而已。

准此,在此要提醒吳敦義副總統及胡忠信先生的是,你們現在與其遮遮掩掩、模模糊糊、虛虛實實猶抱琵琶半遮面地「凌遲全國的老百姓,還不如正大光明伸頭一刀、縮頭一刀的「引刀一快」,好好的說清楚、講明白,「真相只有一個」,套句胡員常引用的電視勵志話語,「當海水一退就會知道誰沒有穿褲子」,吳胡兩位「高人」都請勇敢發揮道德勇氣,撥亂反正地「堅持做對的事」,真的毋須這樣讓全國百姓乃至臺灣社會陷入一種莫名無奈又恐怖的「麥卡錫主義氛圍,就讓臺灣百姓可以一次好好的解脫吧!

●作者胡文琦,臺北文史工作者。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