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作!蘇州將新建10+條地鐵!有你所在的區嗎?

週末的時候有事去車站

走的時候打車被堵得懷疑人生

回的時候坐公交繞了城市大半圈

要是蘇州地鐵再多一點就好了

近日,蘇州市五區三縣市

都公佈了國土空間規劃近期實施方案

對本區域的總體空間結構有了更明晰的定義

還有一大波交通利好消息

其中就包含多條地鐵線路規劃哦

姑蘇

總體空間結構:

“兩核”

指姑蘇文化休閒核、蘇州站樞紐商務核。

“兩軸”

指南北向人民路發展軸、東西向干將路發展軸。

“一帶”

指京杭大運河風光帶。

“雙廊”

指滬寧城際走廊、南環聯絡大走廊。

“三片”

指歷史文化名城片、虎丘溼地公園片、城市綜合提升片。

“五區”

指虎丘生態創新片區、金閶物流科創片、三香政務服務片區、南門文創服務片區、莫邪科教服務片區。

“藍綠交織

指綠道藍鏈、八水流觴、雅韻東方、水城畫卷。

交通工程

全區共安排了交通類項目21個,重點保障蘇州軌道交通

8號、9號、 11號、14號線

建設,完善區域內的軌道交通網格。

吳中區

總體空間格局

1、深化 “核軸帶”功能佈局

中心城市核

包括高新區下轄全域、開發區下轄城南街道全域、越溪東部片區以及太湖街道全域。

先進製造軸

以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爲引領,串聯甪直、郭巷全域,越溪、橫涇臨湖木瀆胥口光福東山部分地區

生態文旅

以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蘇州生態涵養髮展實驗區、太湖生態島爲引領,包括香山、金庭下轄全域,以及胥口、光福、東山、木瀆、橫涇和臨湖的部分地區。

2、優化“東中西”協同發展:

東部片區

強化與蘇州工業園區探索協同發展新模式,建設獨墅湖開放創新協同發展示範區

中部片區

融入蘇州主城同城發展,重點發展總部經濟、科技金融和生產性服務業。

西部片區

融入蘇錫常打造太湖灣科技創新圈和蘇州構建環中環科技創新走廊、沿太湖科技研發創新帶、太湖科學城建設,籌建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

交通工程:

重點保障高速公路普通幹線公路、幹線航道和港口、 樞紐、城市交通重點項目用地,如滬常高速公路車坊互通改擴建工25程、新建鐵路南通至蘇州至嘉興至寧波鐵路蘇州段(吳中段)、蘇州國際快速物流城市快速通道、太湖大道南線工程、

10號線一期

等軌道交通項目,近期實施方案納入重點建設項目清單的交通類項目共計226個。

高新區

總體空間格局:

“一軸兩帶”:

構建橫貫東西的城市創新發展軸,打造太湖科技創新山水帶。

“一心三片”:

大陽山

爲城市生態綠心,塑造覆蓋全區的自然山體公園體系。劃定功能相對完整、產居相對平衡、空間相對集中的

中心城區、滸通、湖濱三大獨立片區

交通規劃:

加快地鐵網絡形成,保障軌道

交通8號線、9號線(連接科技城)、11號線(城區加密線)

建設,積極爭取

11號線西延線

建設,推進

軌道13號線接入高鐵北站

完整名單見方案正文

相城區

總體空間格局:

高鐵樞紐:

爲相城新中心,打造國家級的樞紐,形成蘇州“創新、綠色”的樞紐經濟區。

五大功能片區:

陽澄生態新區(高鐵新城)片區

:打造爲相城區主中心,實施“科

創強區”戰略,培育大研發、大文化、大健康三大產業

漕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片區

:爲相城區副中心,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引領區。

黃埭高新區片區

:打造爲相城區副中心,高新產業和現代城市融合示範區。

元和高新區片區

:打造爲相城區副中心,城市高質量發展功能區

陽澄湖生態旅遊度假區片區

:以打造國際旅遊品牌區和世界級

“生態灣區、藝術之湖”爲戰略目標。

交通工程:

1、重點保障蘇州軌道交通

2號、4號、7號線延伸線建設、軌道交通12號、14號線建設;

2、推動區內公路體系建設,重點推進X203澄陽路改擴建工程、陽澄湖路改擴建工 程、高鐵連接線渭塘互通新增匝道工程、通蘇嘉甬鐵路相交道路預建工程、G312住電路互通、京滬高速新增黃埭南出入口互通、陽澄湖 第三通道等重點交通設施項目;

3、加快推薦高速鐵路建設,加快落實通

蘇嘉甬鐵路、蘇錫常城際鐵路項

目,落實相城區城際高鐵“雙十字” 佈局。

近期實施方案中納入重點建設項目清單共346個。

吳江

總體空間佈局

雙核引領:

由太湖新城和吳江開發區兩個板塊共同組成的蘇州灣未來科技城。行政轄區包括現今的鬆陵街道、江陵街道及橫扇街道。

兩帶聯動:

包括沿太湖生態文旅活力帶和轉型升級與彰顯水鄉特色帶。隨着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爲國家戰略,蘇滬同城與“一湖一帶”空間發展戰略的提出,東太湖吳江段進一步上升爲“國家岸線”,轉型升級與彰顯水鄉特色帶主要包括同裡鎮、黎裡鎮、平望鎮、震澤鎮、七都鎮及桃源鎮等水鄉田園地區。

多點配合:

包括汾湖高新區(黎裡)板塊、吳江高新區(盛澤)板塊和平望鎮板塊三個地區。

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

1、重點保障滬蘇湖通蘇嘉甬高鐵建設,蘇州南站、盛澤新城站。

2、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對接,建設城際鐵路網,推動

10號線一期、14號線

軌道交通建設,推進如通蘇湖城際鐵路、示範區城際線建設。

3、

太湖新城、汾湖、盛澤城際軌道交通

互聯互通建設、凱旋廣場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推動

上海地鐵17號線西延與蘇州軌交10號線實體銜接

貫通

實現無縫換乘。

完整名單見方案正文

太倉市

總體空間佈局:

“雙心驅動”:

以主城爲市域發展主中心,港城爲市域發展副中心。主中心以

婁江新城建設

爲重點,同步優化老城區功能佈局;副中心以

浮橋

爲空間載體,與港口聯動發展。

“多級帶動”:

以片區差異化發展促進全域城鎮化,以重點鄉鎮爲片區發展級,提升鄉鎮對全域城鎮化發展的帶動作用。

沿滬片區以主城、瀏河鎮爲主,加強跨界地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創新產業共建共享;

沿江片區以浮橋鎮、瀏河鎮、璜涇鎮爲主,依託港口發展臨港產業;

中部片區以沙溪鎮、雙鳳鎮爲主,是市域生態、農業 及旅遊核心片區。

交通工程:

重點推動市內公路體系建設,推進 龍江路、G204、S339等快速化改造工程;優化普通國省幹線路網, 實施S256新改建等工程。實施方案中納入重點項目清單的交通類項目共計297個。

完整名單見方案正文

常熟市

總體空間佈局:

一心:

爲常熟主城,由“1+4”個功能片區組成。

“1”爲常熟歷史文化名城,重點發展文化創意,旅遊服務產業;

“4”爲科創湖、文旅谷、 智慧核、宜居城四大功能片區。

科創湖爲昆承湖科教創新區;

文旅谷爲虞山尚湖文旅片區;

宜居城爲東部生活片區;

智慧核爲北部城鐵片區。

四片:

沙家浜文旅片、支董協作片、沿江協作片、辛莊協作片。

雙軸:

以通蘇嘉、蘇通兩交通走廊串聯、帶動四個產業園區發展。

蘇通交通走廊依託蘇通長江大橋、常臺高速等交通優勢,加強與蘇州主城區、南通市的協同發展,沿線帶動常熟經開區、常熟高新區的發展;

通蘇嘉交通走廊則依託蘇虞張公路、通蘇嘉城際鐵路等交通優勢, 加強與張家港,南通的協同發展,沿線帶動新材料產業園、虞山高新區的發展。

四園:

指常熟經開區、常熟高新區、虞山高新區、新材料產業園四大產業園區。

交通工程:

重點保障蘇南沿江鐵路、通蘇嘉甬鐵路等國鐵幹線建設,推進滬武高速公路太倉至常州段擴建工程、無錫至太倉高速公路無錫至蘇州段、蘇通第二和第三過江通道、通常高速、常熟西 站綜合交通樞紐等項目建設,實施廣濟路北延(常熟段)等區域間“斷頭路”打通工程。

完整名單見方案正文

張家港

總體空間佈局:

“一城”:

以全市域一體爲一城

“雙核”:

經開區(楊舍鎮)-高新區(塘橋鎮)爲中心城區、保稅區(金港鎮)區域 爲市域副中心構成“雙核”

“四片區”:

錦豐片區、南豐片區、樂餘片區和鳳凰片區爲特色片區

交通工程:

重點保障高速公路、 普通幹線公路、幹線航道和港口、樞紐、城市交通等重點項目用地, 如“蘇州-張家港快速通道”、“晨豐公路”等等。近期實施方案納入重 點建設項目清單的交通類項目共計139個。

完整名單見方案正文

▌聲明:本文由蘇州本地寶編輯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

▌來源:蘇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各分局網站;文章及封面圖片來源圖蟲網(已獲平臺授權)等。

▌編輯:小鯨

▌關於版權:蘇州本地寶尊重版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