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核潛艇用的超級鋼 臺大顏鴻威教授協助開發

網上流傳中國094戰略導彈潛艇。(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中方新研發的「超級鋼」引起國際注目,據瞭解該新型特種鋼擁有2200Mpa和16%的均勻延伸率,極佳強度延展性解放軍新一代核潛艇用材奠定良好基礎。值得注意的是,這項被視爲具大突破的科研成果,我國臺灣大學顏鴻威博士團隊也參與其中,中國官媒新華社》更曾在相關報導提及該團隊貢獻。

有分析稱,如果拿各種船隻鋼材強度來比,普通民用船隻需要250Mpa、軍艦則要300Mpa左右,而具有能力起飛重型戰鬥機的大型航母則需要達到800Mpa以上,至於潛艇的話則最爲嚴苛,需要1100Mpa以上。所以這種2200Mpa新鋼材可以說是達到了美俄潛艇鋼的2倍,足以讓中國新一代核潛艇大步超越對方。

此外,這種超級鋼還有兩大優點。第一,成本較低。該新型特種鋼是成分簡單的中錳鋼成分體系,含有10%錳、0.47%碳、2%鋁、0.7%%釩,這些都是現在廣泛使用的鋼材料中常見的合金元素,並沒有通過大量使用昂貴的合金元素來提高強韌性

第二,該鋼是通過工業界廣泛使用的加工工藝來製備,如熱軋、冷軋、熱處理常規工業製備工藝,而不是採用那些難以規模化工業生產的特殊加工工藝來製備。因此,這種超級鋼具備在鋼鐵企業進行百噸級規模工業化生產潛力

▼擁有2200Mpa和16%的均勻延伸率「超級鋼」。(圖/翻攝自《科學》(Science)期刊)

《新華社》報導曾指出,這項研究被譽爲港臺三地科學家精誠合作的典型成功範例。其中香港大學黃明欣博士團隊前瞻性地提出通過提高位錯密度,可同時實現提高強度和延展性的創新理論北京科技大學羅海教授團隊成功地在鋼材中引入了大量的可移動位錯;臺灣大學顏鴻威團隊通過材料的先進表徵技術證實上述理論的正確性。而根據該發明的新成分與工藝,他們已申報了三項相關專利

這項新聞的公開無疑爲我國喊出「潛艦國造政策注入強心針,證明我們自家的研究團隊也擁有與世界同等高水準的科研實力。事實上,爲因應政府政策,中鋼也已投資20多億建置線上直接淬火(DQ)設備,開發超高強度(80-100公斤級)結構用鋼,其中海軍潛艦所需的HSLA-80鋼板,將是第一個使用這項設備所開發出來的高強度鋼材。

據瞭解,這項鋼材轉脆溫度攝氏零下84度,可抵抗超低水溫船身造成破壞的威脅,爲具高技術挑戰門檻的鋼材。在年初進行水下模擬測試,承受住水下900米的靜水壓(Hydrostatic Pressure)且不斷裂,預計在106年先供應海軍建造第三代新艦艇

▼臺灣大學顏鴻威博士團隊參與中國2200Mpa「超級鋼」的科研工作。(圖/翻攝自臺灣大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