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線護理師:我們願意賣命 但請給安全環境、足夠人力

第一線護理師吐露心聲直言「我們願意賣命,」但若沒有負壓病房,不讓病毒流出的只有一扇門。(示意圖/Shutterstock)

各大醫院醫護量能,因爲新冠肺炎持續發燒而到極限。在醫院工作的護理師實際情況是什麼?聽一位公立醫院、剛從防疫旅館解除隔離的護理師娓娓道來。

●醫護人力本來就不夠 疫情爆發後從其他科室抓護理師上戰場

原本在一般病房擔任護理師。在疫情爆發前,身上有的防護裝備只有口罩。疫情剛爆發時,醫院要清空病房、騰出人手,我負責的一個病人在三採陰性後在5月21日出院,但他出院當天下午就開始發燒,在其他醫院確診後被收治,因此我被匡列,隨時準備進防疫旅館隔離。

現在想想,還在醫院時,他是一般病人,但有失智症、不戴口罩,家屬也沒轍,而我只有戴口罩,醫院還沒發防護裝備,也還沒打疫苗,還要幫他翻身換尿布、抽痰,至今沒有染疫我覺得很幸運。

醫院的環境如何?第一是人力很不足。疫情爆發後,我打疫苗發燒、全身痠痛,還是得吃藥上戰場,因爲人不夠。隔離病房的護理師嚴重不足,所以院方有人就抓,門診、開刀房的護理師都被找來,有的根本不會穿隔離衣也被抓來。

因爲大家都很忙,這些人被找來後,有人帶領的時間非常少,有的甚至沒人帶,整個照護流程、自我保護,只看影片紙本說明就當作完成訓練、上戰場,我們這些原本已經有經驗的護理師想幫也沒辦法幫,真的忙得天昏地暗、力不從心。院方讓他們自生自滅,我們只能暗自祈禱他們平安。

人力不足,隔離天數也變短。如果我們接觸到確診者,原本是14天隔離和7天自主健康管理,但病人一直送進來,隔離天數也愈來愈短,有打疫苗的人隔離時間就縮短,有的人早上隔離結束後,就被詢問下午能不能支援。

像我被匡列時沒有立刻被要求隔離,中間還被派去支援照顧其他病人,等了3天才開始隔離,但隔離4天就出來了,隔天開始正常上下班。

第一線護理師描述院內狀況,希望各界給足夠人力,不只是給壓力。(示意圖/Shutterstock 非新聞當事人)

●沒有負壓病房 不讓病毒流出的只有一扇門

除了人力不足,工作環境也不是太好。負壓隔離病房很重要,但根本不夠用。有些護理師被找來時,上面說有負壓病房不用擔心,但實際上根本沒有,而且病人集中的樓層對外只有一扇門擋着。

之前醫院上層說要增收治中、重度患者,所以開始改裝病房,但不是負壓隔離病房,我很納悶,醫院都是中央空調,那確診者咳嗽不是會波及到其他樓層的一般住院者嗎?

上層的政策,我們基層護理人員都是不解、覺得不可思議,我們反應、詢問,得到的都是「要再瞭解狀況」、「瞭解,我們會思考怎麼處理」之類的虛答,或是承諾根本沒有兌現。

●疲憊不只有身體 心理壓力更大

隨着疫情,我的工作時間愈來愈長,一個班8小時,我必須要上到10個小時,有時甚至更多,而且中間全沒有休息時間。穿着全套隔離裝備,縱使在冷氣房裡還是很悶熱,不能上廁所、吃東西。

更大的是心理壓力。現在感染者很多都只有50、60歲甚至更年輕,也沒有慢性病,但病況惡化得很快,我們都要隨時準備要幫病人插管

我也很怕感染,而且心理壓力有時來自病人。疫情剛起、還沒有全面爆發的時候,有同事照顧一個病人,才兩天就確診了。一開始我們只把他當作普通病人,依慣例詢問TOCC但病人一直不說,之後他持續發燒,醫師覺得不對勁,病人才脫口承認,到過萬華遊藝場所和茶室,之後確診。所以拜託,千萬不要隱瞞不說,這樣只是互相傷害。

住隔離旅館前,我不能確定有沒有感染,所以回家都刻意跟丈夫保持距離,由於跟公婆同住,他們也很緊張,所以在家除了睡覺吃飯,不然都戴着口罩。其實我心中也有點疑慮,即使隔離完我還是很怕把病毒帶回去,不過聽你說,我丈夫很放心、不會怕我,我的心就安了一半。(編按:記者採訪當事人前,有致電詢問其丈夫,他說妻子有打疫苗且隔離過,覺得沒事,可以正常生活、不用刻意避開。)

現在想,我5月21日就接觸到確診者,過了幾天纔去隔離,這中間我照常上下班、照顧病人、回家,是不是我也可能成爲破口

有沒有什麼積極正面的想法?老實說沒有。我們願意賣命,但請給我們安全的環境、足夠的人力,聽第一線護理人員的心聲,不要只是給壓力。人力、環境不理想,施壓不僅沒用,只會讓我們心寒和不解。

●不要再增加醫院壓力 這是唯一的心願

同事都很累,只希望醫院不要再繼續收病人,也希望其他大型醫院能加入一起照顧病人。另外,不要再到處跑了,輕症的人也不要想到醫院,醫院真的沒空間,之前指揮中心說還有幾百牀,講到這個就氣,請他們到現場看看,已經沒牀了好嗎,而且有牀醫護人員也沒用。

所以輕症的人在家做好自我隔離,保護自己也保護身邊的人,如果大家能做到這些,就是對我們最實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