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高雄後山傳說 「黑森林墓園」震撼曝光

中油高雄廠第一任廠長賓果廠長因無子嗣,其墓就是其身葬之處,沒有撿骨過。(圖/記者宋德威攝,下同)

記者宋德威/高雄報導

中油高雄油廠承接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的建設基礎,戰後再更新設備及發展擴展,總面積共有253公頃,視野遼闊,既使是在中油上班的員工,也不一定到過園區中的「黑森林」。黑森林位於半屏山東北端,7500噸蓄水池底下,因爲木麻黃樹林面積廣闊,裡面隱藏着十幾座古墳林蔭茂密,不見天日,因此而得名,農曆七月到此,格外陰森

後山黑森林中的古墳有後勁人的祖先,有中油早期高階工程師眷屬;如油廠國小謝希雲主任之墓,中油工程師趙煜華之墓,高雄煉油廠廠長張明哲之夫人白靜女士之墓,還有不知名的日本人墓園。其中面積最大的墓園是中油高雄廠第一任廠長《賓果廠長》之墓。

廠因剛經戰火襲擊,各處斷垣殘壁,化驗室設備簡陋,當時由於軍事上需要一種高級戰車汽油,賓果廠長與化驗室俞慶仁主任合力研究,不料民國39年5月5日,俞主任利用氧氣混合油氣噴燈趕做儀器上的氣壓計,不料室內轟然一聲,賓俞二位菁英慘遭烈火襲身,因公殉職。

賓果廠長因無子嗣,其墓就是其身葬之處,沒有撿骨過。民國35年5月,政府接收日本人的原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同年六月成立中國石油公司,高雄煉油廠正式定名爲「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高雄煉油廠」,並派賓果博士首任廠長。這些古墓園因工廠區油槽管制區內,外人毫無機會入內參觀,既使是中油自己的員工要進到油槽管制區,也是要層層檢查,因此少有人到此。古墓園有一條水泥階梯直通山腰馬蹄型7500噸蓄水池,因爲這條水泥階梯看起來很像神社的參道,一度有人認爲這裡是傳說中日本「六燃神社」的所在,但現場並無神社主殿、拜殿、石燈籠構件,因此不是神社所在。

古墓散佈在階梯兩旁,約有十四座,有些是已撿骨空墓穴,有些墓碑字跡模糊、難以辨認,有些墓碑是紅磚構造,判斷是後勁人的清代古墓。謝希雲主任之墓,葬於民國39年6月,趙煜華之墓葬於民國62年,白靜一女士之墓則葬於民國49年5月。因古墓園久未整理,樹林野草叢生,傳說中的日本人古墓仍未能證實

據瞭解,每年5月5日高廠都不忘舉行膜拜儀式,在實驗大樓「賓俞紀念碑」前獻上鮮花與深沉的敬意,永遠懷念這兩位因公殉職的中油開拓先賢。中油另有一個新墓園,佔地更廣,是埋葬晚期因公殉職的有功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