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前、飯後、隨餐?一次搞懂適合吃藥的時間

建議民衆吃藥的時候,最好先看清楚要帶提示的藥物食用時間。(圖/翻攝自Pixbay)文/藥師新元許多民衆經常在看完病拿完藥之後,才意識藥袋上寫的食用方式,什麼飯前、飯後、隨餐食用等等?是不是經常搞不清楚到底意義在哪裡?尤其是慢性慢性疾病患者,對於成堆的藥物,經常出現對藥物順服性降低的行爲,以致於經常忘記服藥的行爲。

經常有許多民衆不懂,爲什麼一定要分進食時間呢?事實上這是因爲藥商在研發藥材的時候發現,有些藥品實務食會影響吸收導致效果變差,有些則是和食物並食可以減緩腸胃不適。
▲吃藥時間其實跟藥品的屬性關係。(圖/翻攝自Pixbay)事實上正確的服藥時間區分
爲:

「飯前一小時」或「飯後兩小時」:多數藥物和食物一起食用都會有降低藥效的可能。
「隨餐食用」或是「飯後立即食用」:通常是需要吸附食物的某種成藥,必如說羅氏鮮等,可以幫助減少脂肪吸收。「開始用餐服用」:通常是幫助降血糖藥物,這是因爲在用餐到用餐結束後,剛好可以幫助發揮藥效達到最佳。「睡前」食用:通常是可以幫助改善睡眠或是促進早晨排便的藥物「頓服/需要即時」服用:多是隻要食用一次就可以生效的藥品。

▲吃藥的時候不建議跟其他飲品一起食用。(圖/翻攝自Pixbay)另外要提醒民衆,一般藥品都不建議搭配牛奶紅茶等飲品食用,若搭酒精性飲料則有可能會產生強烈的副作用,也要小心,如果搭配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飲品,則可能會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而使人過於興奮,最好的建議就是,民衆如果需要服食藥物,最好搭白開水就好。

王新元長庚大學天然藥物研究所碩士臺北醫學院藥學系學士,曾任馬偕醫院藥師,目前自營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