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邁入“萬元時代” 五趨勢或成樓市平穩發展動力

(年終經濟觀察)房價邁入“萬元時代” 五趨勢或成樓市平穩發展動力

2020年,中國樓市超預期復甦。截至11月份,商品房銷售均價邁入“萬元時代”,商品房銷售面積也有望再創新高。2021年,中國經濟延續穩健復甦勢頭,業內專家認爲,以下五大新趨勢或成爲明年樓市平穩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

資料圖:航拍南京雨花臺區一處樓盤。泱波 攝

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

近日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明年的重點任務包括: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會議提出,(明年將)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強化城市主體責任,完善政策協同調控聯動、監測預警輿情引導、市場監管等機制。

業內人士認爲,這意味着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已經從“紙面”走向現實。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下半年,調控政策轉向,杭州、瀋陽、西安和寧波等19城相繼升級調控,重點涉及限購、限貸、限價、限售和增加房地產交易稅費5方面內容。

未來這些調控工具仍將持續使用。易居研究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爲,除此之外,未來有望形成四大價格監管體系,包括一二手房價格、租賃市場價格和地價監管體系。

房地產業進入“穩槓桿”或“去槓桿”階段

2020年,房地產金融風險受到高度重視,被稱爲“三道紅線”的房企融資新規出臺。業內認爲,這或標誌着房地產企業高槓杆擴張時代的終結。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認爲,房地產融資政策趨向於收緊,其重點就是要控制房企有息負債的增速。目前,銀行借款、債券、非標等融資渠道均有所收窄,房企現金流將更多依賴銷售回款。

除房地產開發端外,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爲,居民部門仍需穩槓桿,確保居民槓桿率和負債率不再繼續上升。熱點城市不排除升級限貸的可能性,壓力城市或將適度放鬆限貸,但不會超出現有限貸政策框架範圍。

與此同時,今年的一些重點監管方向仍將持續。如:強化購房資金監管,嚴禁首付貸、消費貸、經營貸等違規挪用於購房消費等。

住房租賃規範發展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較大篇幅提及房地產相關領域,其中“主角”便是住房租賃。在高房價背景下,發展租賃住房成爲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的有效思路。

此後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也指出,2021年要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此外,會議還明確提出,在人口淨流入的大城市重點發展政策性租賃住房。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認爲,未來住房租賃發展將在增加租賃房源供給,租賃權益的保障及擴大,規範及支持租賃企業的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屆時租金更平穩,租住真正成爲一種長期居住選擇。

“十四五”期間房地產稅或現實質性進展

中國財政部部長劉昆日前撰文提出,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這篇文章主要涉及“十四五”期間財稅體制改革相關問題。

業內認爲,這意味着未來5年,房地產稅或現實質性進展。

中國社科院近日發佈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也建議,在一些熱點城市和炒房屢禁不止的城市率先加快試點開徵,爭取在“十四五”期間開徵房地產稅。

四類機會區域

“房住不炒”“降槓桿”是否意味着房地產業已失去發展機會?

專家認爲,並非如此,房地產仍有全新的發展機會。

上述社科院報告認爲,未來還有四類機會區域:一是人口集中流入的地區還存在住房短缺,大都市圈城市羣的次中心、周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二是人口衆多、經濟發達的二線城市及周邊區域城市;三是人口衆多、經濟發展快速和快速交通沿線的中西部三四線城市;四是擁有獨特的環境、文化、旅遊、休閒與養老資源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