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到底老了還是病了?你家長輩有「老年病症候羣」嗎?

文/蘇凡爸爸最近好像心情變得很差,也變瘦了好多喔,不知道爸爸是不是生病了……」「唉呀,人老了都這樣啊,你看哪個老人不是都瘦巴巴的,你別想太多了。」一般家人對話,是不是有時很快的就結束了?可是提醒您,不要以爲長輩只是老人,而忽視潛在的病兆喔。

臺灣人口老化快速,估計老年人口比例由7% 倍增到14% 所經歷的時間僅需25年,可能會超過日本的26年而成爲世界之冠。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臺灣65歲以上老人有近九成有慢性病,更有超過半數有3種以上的慢性病,重複用藥與不當用藥都可能變成另一種潛在的病因。此外,也有許多人會將長輩的身心症狀當成「正常老化」的現象,而忽略了早期治療的良機

▍ 老年症候羣是什麼?指的是老年人身上出現難以符合個別疾病診斷的臨牀表徵。包括了跌倒、骨質疏鬆、步態不穩、無法移動、失禁、壓瘡、認知功能不良等原因,所引起的相關症狀。其中「藥物不良反應」是需要考慮的情形。當多系統生理老化加上原本的罹病狀況發生在同一個老年人身上,經常造成多系統功能受損,而造成不易處理的生理與心理狀況。▶ 老人孱弱症:可能與肌肉質量下降有關,孱弱會增加跌倒、失能與入住機構的機會。▶ 老人失能:常由老化加上疾病造成, 許多失能狀況是由於急性疾病後,未能及時注意後續的身體功能回覆,一旦某系統功能廢用後,很容易就使得老人身體功能失去自主。**若查覺家中長輩有以上症狀,可找老年醫學科進一步諮詢:>>點此看老年醫學科<<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在「健康九九」網站,有提出六點老人照護的方向,也整理給大家參考喔:

▍ 老人照護六大重點1. 定期檢查:已罹病者,應定期門診追蹤,視情況做必要的健康檢查。未罹病者,應接受每年一次的成人健康檢查。

2. 注意用藥安全:遵照醫囑服藥,若有多科別院所用藥,應請教醫師加以整合。若發現有忘記服藥或重複吃藥的狀況,應由家人或照顧者協助正確用藥。另外要避免老人自購來路不明之健康食品甚至藥物。

3. 跌倒預防:跌倒是老人死亡的高風險因子,適當的輔具使用(柺杖助行器甚至輪椅 ),與居家安全與無障礙空間(如防滑地板走廊扶手)的規劃,都可以減少跌倒的風險。

4. 照顧資源:可向相關單位詢問是否有社區資源,可以協助家中老人照顧的問題

5. 多加關心:忽略常常造成嚴重的後果。照顧老年人,除了愛心與耐心之外,更需要同理心。溝通障礙常常來自視力聽力的減退;肌力關節退化常造成行動不便而有執行動作的困難,都需要細心觀察來發覺問題之所在。

6. 預立醫囑或醫療代理人:在這個重視法律的時代,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自己的醫療未來,或是預立醫療代理人來協助緊急時做醫療決定,而得到較佳的生命品質

本文經授權轉自:愛長照

★圖片爲版權照片達志影像供《ETNEWS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

★ 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NEWS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