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卡爾卡鬆看最美法式國慶煙火

每年7月14日,全法3萬多個市鎮不論大小都要舉辦煙火表演,這已成爲國慶節雷打不動的一項傳統。這當中,埃菲爾鐵塔的音樂煙火無疑是最有名的,不過在法國時尚資訊網foozine列出的7大最美國慶煙火中,卡爾卡鬆古城的煙火名列第一。不僅如此,卡爾卡鬆還力壓埃菲爾鐵塔,坐到了法蘭西名勝排名榜第二把交椅的位子(據法新社遊客數量排名,第一爲聖米歇爾山)。“名不見經傳”的卡爾卡鬆對不少人而言,還不算旅遊熱門,但這座位於南法的古城卻憑藉獨一無二的宏大建築傲視衆多名勝。既沒有法式浪漫城堡也難尋覓皇室風範園林,大家來這兒圖的就是過一把“穿越”的癮,如果你趕巧在7月14日到達,那更不能錯過“最美國慶煙火”。

穿越古城中的穿越劇

3千米長的雙道城牆,52座防禦塔樓,坐落在比利牛斯山和黑山之間咽喉要道的卡爾卡鬆古城,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姿態雄踞於奧德河上,令人敬畏。古城的城牆垛口形狀和長城頗爲相似,其歷史也可比肩長城,從建造初始至今已歷經2500多年風雨。曾被高盧人、羅馬人、西哥特人、撒拉森人統治,並在13世紀成爲法國與阿拉貢王國(今西班牙境內)之間最強大的邊境要塞。

雖遭受各種戰亂、十字軍摧殘及黑死病肆虐,固若金湯的卡爾卡鬆古城屹立兩千年不倒,堪稱中古時期防禦型城池的“活化石”。城內住着永久居民,教堂、城堡、劇院、學校、客棧、餐館、市場及博物館一應俱全。跨入城門,遊客就翻開了一本石頭寫成的史書。登上城牆繞城一週,吊橋、塔樓、射擊孔、護城河道與城中要塞,凸顯防禦型建築的精妙。走街串巷之間,教堂的窗子、民房木筋牆等,體現了裝飾美化的巧思夜遊古城,穿越感尤爲強烈,昏暗的燈光下恍惚可見城牆上弓箭手射出利箭,審訊塔內似乎傳來囚徒遭受酷刑的悽楚呻吟。

儘管整個古城大致停留在中世紀的建築風貌,遊人可在這兒找到積澱近千年的各時代元素,一下從文藝復興穿越到高盧時代。隨便摸一塊磚石,就可能和史前文物來個親密接觸。

獨一無二的古建築加上恍如夢境的穿梭感,讓卡爾卡鬆變成拍攝穿越劇最理想的天然佈景,先後有《羅賓漢》等21部電影在此取景拍攝。在著名的奇幻穿越劇《時空急轉彎》中,讓-雷諾主演的中世紀騎士憑藉神奇的魔力藥水穿越來到21世紀的美國,並由此誕生一段啼笑皆非的奇妙旅程

修繕古城好心辦壞事?

17世紀,法國西南領土逐步擴張,卡爾卡鬆失去邊境要塞的戰略地位,古城的防禦工事慢慢被廢棄。與古城一河之隔的新城因爲地處平原,得到蓬勃發展。行政、經濟、宗教和文化中心也隨之遷到了新城。衰落的古城慢慢變成窮人和流浪漢聚集地,他們不但將塔樓改造成倉庫、牛圈,還拆取古建築裡的磚石在城牆之間建起房子。就連最巍峨的康塔爾城堡也被當作監獄使用。幾場火災和暴雨之後,荒廢的古城更顯破敗,拆除它的呼聲越來越高。幸虧有歷史學家克羅斯-梅爾維義在1835年力排衆議,將古城從水深火熱中搶救下來。

1855年,著名建築師維歐勒·勒·杜克得到拿破崙三世的首肯,開始對古城進行全面修繕。維歐勒·勒·杜克曾主持巴黎聖母院亞眠聖母院等維修工程,是法國遺產保護的先驅。他對卡爾卡鬆古城展開的修復工作一直持續到1913年,而他本人在1879年先於工期結束離世。維歐勒·勒·杜克好心修繕古城,卻在法國遺產保護界被批評爲“不尊重古建築原貌,修復過度令古城喪失魅力。”“建築師是北方佬,用北部的青灰石板給塔樓作屋瓦,和當地的紅色燒瓦格格不入。”今天來看,雖然他規劃的維修工程僅完成30%,也存在技術錯誤,但卻使得命懸一線的古城獲得重生,並使其在1997年被評定爲世界遺產

最美的國慶焰火

除了奇妙的時光穿越,記者去年曾在國慶節來卡爾卡鬆體驗了一次傳說中的“最美煙火”。下午四時起,就有來自外地甚至外國的觀衆漸漸聚攏在古城周圍“搶座佔位”,馬路上、陽臺上、拱橋上、河道邊甚至田地裡,密密麻麻擠滿了人頭。媒體預計古城人口從5萬飆升到了70萬。

近7小時的漫長等待後, 一場華麗的秀在22時30分準時開始:火樹銀花萬紫千紅,各色各式煙火從古城牆上直升夜空,煙霧中的古城披上了漫天焰火的盛裝。“美到爆棚”“此生無憾”!伴着人們的尖叫聲、讚歎聲,一個個絢麗的剎那定格成爲手機屏中的永恆。

激動過後,衆人要解決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出城,因爲等待70萬人散開得非常有耐心。如果不想陷在兩三個小時的大堵車中,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當地留宿一晚,儘管房間很貴還得提前數月預訂,但店家都會真誠地說:“卡爾卡鬆值得你爲它奢侈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