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炎高速福建段:連接閩沿海與中國中西部地區的快速橫向通道

圖爲航拍正在建設中的莆炎高速沙溪大橋。 王東明 攝

(沿着高速看中國)莆炎高速福建段:連接閩沿海與中國中西部地區的快速橫向通道

中新網福建三明5月28日電(記者 閆旭)莆炎高速公路福建段最後一段38公里正在建設攻堅

近日,記者跟隨“沿着高速看福建”主題採訪活動,來到正在施工中的莆炎高速公路沙溪大橋上,用於鋼桁樑吊裝纜索吊機塔架已架設完成,纜索吊機正在安裝中。在橋面俯瞰,碧綠的沙溪河蜿蜒而過,秀麗的月亮景區山水環繞。

沙溪大橋是莆炎高速公路的重要控制性工程。 王東明 攝

在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中,莆炎高速的“身份證號”是G1517,是完善中國高速公路網重要環節、北南方向主幹線瀋陽―海口高速公路(G15)的聯絡線之一。它東起莆田埭頭,經福建、江西、湖南三省,西至株洲市炎陵縣

從興化灣畔的莆田平原,橫穿戴雲山脈,莆炎高速公路福建段一路途徑福州永泰、三明尤溪明溪建寧。三明莆炎高速總經理助理鍾厚成認爲,莆炎高速公路福建段是連接閩沿海中部與中國中西部地區的快速橫向通道,打通了昔日阻隔交通的山脈,將有效助力三明經濟發展

圖爲航拍正在建設中的莆炎高速沙溪大橋。 王東明 攝

沙溪大橋,是莆炎高速公路的重要控制性工程。據中交公路規劃設院沙溪大橋項目設計負責人李銘介紹,該橋全長1048米,橫跨205國道、鷹廈鐵路及沙溪河、月亮灣景區,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主橋爲鋼桁組合樑,跨徑佈置爲100+176+176+100米,爲同類橋樑世界最大跨徑。引橋採用40米鋼板組合連續樑。

結構橋樑對環境無污染,響應綠色、節能、低碳、環保高質量發展的理念。”李銘說,“同時,桁架組合結構解決了山區特殊交通條件下的鋼結構加工、運輸、安裝等問題;纜索吊裝施工法解決了困難建設條件下的上部結構吊裝安裝問題,實現全天候施工。”

遊客參觀泉上土堡戰役紀念館。 王東明 攝

莆炎高速不僅是一條地理概念上連接東西的高速公路,也是一條釋放沿途各區縣經濟活力、帶動沿線旅遊業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三明市寧化縣是紅軍長征出發地之一。今年1月6日,莆炎高速(寧化段)建成通車,自寧化縣泉上鎮往三明市區需耗費兩三個小時的坎坷路途成爲歷史,如今40分鐘便可抵達。

遊客參觀泉上土堡戰役紀念館。 王東明 攝

在距離莆炎高速泉上收費站三公里處,生於50年代的泉上鎮泉上村村民夏初發籌建了泉上土堡戰役紀念館,以多年收藏的文物,展示當地紅色文化

“紅軍入閩作戰曾在泉上鎮大勝,莆炎高速通了以後,很多人慕名而來,或者從高速路過也會來看一看,聽聽紅軍軍號譜的故事。”夏初發說,接下來他計劃修繕紀念館的圍牆、道路,打造一間匾額展示館,希望把這些紅色文化資源留給後輩,起到實實在在的教育作用。

泉上鎮黨委副書記邱春子感慨,莆炎高速修到了家門口,鎮上平均每天進出車流量超過800輛次,相當於之前一個月的量,紅色文旅產業初步成型。當地的手工豆腐皮孔坑貢茶等農特產品銷量大爲增加,爲民衆增收創造良好條件;豐富的礦產資源也有了更雄厚的開發基礎條件,爲社會經濟發展添翼助力。

莆田高速連接起莆田港口與內陸,在加快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的同時,亦正促進莆田沿線區域經濟、旅遊、生態等多方面資源新格局的形成。

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設總指揮部總工程師陳禮彪認爲,隨着莆炎高速公路福建段全線通車進入倒計時,未來莆炎高速在惠及沿線羣衆的同時,也會方便內陸省份“出海”,將爲區域經濟發展、老區縣的開放開發,再添新動能。(閆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