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末梢血液循環 從運動開始

冬天一到,許多民衆容易有手腳冰冷的問題。(圖片取自網路)

還記得前陣子紅極一時的廣告,一名記者問火災現場阿伯,爲什麼不逃跑,阿伯回答「我腳都麻了,要怎麼跑?」看似有趣的情節,卻道盡老年人末梢血液循環不良的悲哀。

到底什麼是末梢血液循環?又該如何預防與治療?臺北藥師公會常務理事黃彥儒指出,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手冰、腳也冰,尤其冬天一到,有手腳冰冷情況的民衆明顯增加,症狀也更嚴重。

【冬天一到 這也冰 那也冰】

黃彥儒解釋,身體百分之九十的血液,循環分佈於全身血管,從較粗的動脈血管接收血液後,微血管藉由綿密的網絡,將血液輸送至各器官組織,以提供該處細胞所需的養分,而所謂的末梢,並非只針對手和腳,而是指這些寬度僅頭髮五百分之一的微血管。

用一個簡單的小動作,就可以清楚的瞭解。用力壓指甲,血液因無法通過而缺血變白,但只要一放開,血液重新流入指頭內的微血管,就恢復成紅潤的顏色,時間幾乎不用一秒,但事實上,距離心臟越遠,血液要到達就越困難,因此血液循環一旦變差,距離最遠的手和腳,也最先出現問題。

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廖品雯表示,氣溫一旦降低,微血管收縮,血液更難送到四肢,手和腳的溫度也就會越來越低,因此有的人一到冬天,手和腳總是冰冰的。

【抽菸男 易垂頭喪氣】

廖品雯說,末梢血液循環不良的原因很多,包括先天的心臟無力、心律不整、貧血血流不足,無法送到四肢,或是後天缺乏運動使血管彈性變差、水喝太少造成血液濃稠,也都是原因之一。她提醒,抽菸的民衆要注意,香菸中的尼古丁會傷害血管壁,嚴重影響血液循環,而飲食沒有節制的人也要當心,高血壓、血脂高血糖會造成血管病變、狹窄,造成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更可能進一步導致動脈阻塞。

由於微血管遍佈全身,因此除了四肢冰冷的問題外,不定時的耳鳴、視力逐漸模糊、皮膚因缺少血液供應養分而出現乾燥、脫皮,甚至認知功能下降、記憶力衰退,也都是循環不良會出現的症狀。

此外,牀第之間,男性朋友若時常在關鍵時刻垂頭喪氣,廖品雯說,有可能就是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引起,因爲陰莖要充血才能勃起,血量不足、血流不順,性功能當然就有障礙。

【三高不控制 當心截肢

老年人由於心肺功能退化,最容易出現各種末梢血液循環不良的症狀,但黃彥儒提醒,重油、重鹹,又缺乏運動的年輕人,一旦三高上身,血管硬化、血脂堆積,輕則末梢循環不良,重則動脈阻塞。

其中又以高血糖,也就是糖尿病患者腳動脈阻塞最爲常見,由於血管長期浸泡在高濃度糖份中產生病變,初期會因血流不順導致走路疼痛,需要不時停下休息,此症狀又稱爲「間歇性跛行」,也就是腳動脈阻塞的前兆,一旦血管嚴重堵塞,雙腳因爲缺氧壞死,就必須截肢。

銀杏葉改善循環 規律運動常保健康】

黃彥儒說,銀杏葉中的「銀杏葉類黃酮糖體(Ginkgoflavonglycosides)」,有抗氧化和清除血液中自由基的作用,防止血栓形成,避免血管堵塞,以及「內酯類(Terpene lactones)」可抑制血小板凝聚,讓血流更順暢,是醫院用來改善末梢血液循環的常用藥物。

銀杏葉萃取物爲醫師指示用藥,也就是說,若單純手腳冰冷、不舒服,向醫師、藥師諮詢,確認後就可自行購買使用,但三高患者若有末梢循環不良的問題,就應先針對三高進行治療。

黃彥儒提醒,國內、外藥廠生產的銀杏葉萃取物品項衆多,因此在選購時要有「藥字號」,纔是衛福部核可販售藥品,也代表效果經過認證;另外要注意的是,雖然銀杏葉萃取物安全無虞、幾乎無副作用,但畢竟還是藥品,只要手腳冰冷的症狀改善,就應停止使用,不建議保健食品長期食用。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第314期

廖品雯則說,銀杏葉萃取物確實有改善循環不良的效果,但使用對象建議是症狀較重或是行動不便的中老年人,一般人還是應養成運動的習慣,以促進全身血液流動、循環、增加血管彈性,並配合均衡的飲食習慣,纔是解決末梢血液循環的根本之道。

【三個動作 血液循環更順暢】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骨傷科醫師胡奕晟,以中醫的觀點建議,末梢血液循環不良的民衆,可在飲食中加入兩錢的桂枝薑黃,促進血液循環,並且保持身體溫暖,血流自然就會順暢。胡奕晟提供三陰交、太沖穴、合谷穴三個穴道(如圖示黃點處),建議民衆每天於左右兩側,以按壓的方式按摩,一天三次、一次三分鐘,就能有效的改善末梢血液循環不良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