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飯人”,這些舌尖上的非遺有你常吃的嗎?

6月12日是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傳統美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最新公佈的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中,徽菜烹飪技藝川菜烹飪技藝、柳州螺螄製作技藝等多個飲食類項目位列其中。

曾經的家鄉味,如今成爲集體記憶。

越來越多的地域美食,被挖掘、傳播和保護。

乾飯人”們,看看下面這些舌尖上的非遺有你常吃的嗎?

徽菜:“重油重色、重火功”

中國徽菜博物館內展陳的徽菜“毛豆腐”。(施亞磊 攝)

鱖魚、毛豆腐、清蒸石雞……這些孕育自古徽州地域的美食,早已遍佈全國

徽菜是徽州地區風味菜餚的總稱,其烹飪技藝形成於北宋,流行於南宋,成名於清,已被列爲我國國家級非遺項目。

有別於其他菜系,傳統徽菜在烹飪方式中,擅長燒、燉、蒸,並且重油、重色、重火功。需要根據菜餚特點,巧妙運用微火、文火、武火等不同的火候,令燒菜軟糯不失其形色、燉菜湯醇味鮮不失其魂。

安徽省文旅廳遺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徽菜伴隨徽商遠行足跡,分佈區域廣泛。除徽州本土外,徽菜館亦廣泛分佈於全國各大城市。

朝鮮族泡菜:集合“辣、鹹、甜、酸”的開胃菜

在我國朝鮮族傳統飲食中,泡菜是最有代表性的食品之一。其製作技藝被列爲我國國家級非遺項目。朝鮮族泡菜從廣義上講,包括泡菜、小鹹菜、醬醃鹹菜,其中最常見的是以白菜爲主料醃製的鹹菜。

醃製泡菜,不是簡單的“泡菜+鹽”,製作中的原料選擇、食鹽處理、作料調製都十分講究。古代泡菜用鹹鹽或醋醃製,現代泡菜把辣椒、大蒜、生薑等調味品加入後,使原來只有鹹味或酸味的泡菜,變成具有辣、鹹、甜、酸等多種味道

淮南牛肉湯:紅油“點亮”味蕾

一碗淮南牛肉湯。(陳彬 攝)

在遍佈全國的淮南牛肉湯門店中,究竟哪一碗纔是正宗?

作爲安徽省省級非遺項目,淮南牛肉湯具有鮮醇、清爽、濃香的特點。需要先用牛骨頭熬湯,直到湯清味濃,再在湯里加入牛肉熬煮。等關鍵湯頭有了,店家會把薄薄的牛肉片、千張、豆餅和紅薯粉放在臺面上。在客人到來後,將所選材料下鍋燙熟,澆上濃香滾燙的湯汁,再加些紅油,一碗濃郁鮮美的地道牛肉湯便大功告成。

紅油是淮南牛肉湯裡暗藏的“玄機”,由紅辣椒在牛油裡炸制而成,因此辛辣味中又冒着油香,深受食客們喜愛。

橫山燉羊:肉質鮮嫩的迎賓

陝西省榆林市橫山區,熱騰騰的燉羊肉當地人迎賓待客的主菜

有何獨特之處?原來,這裡盛產地椒葉、細葉韭、百花草等植物,並有清澈無污染的天然泉水,這些都是提高羊肉味美的最佳原始飼料,所以橫山羊肉以肉質鮮嫩著稱。

一千多年來,當地人民探索總結出一套獨特烹飪工藝,包括選羊、宰羊、燉肉等程序,其中不僅羊肉品質要優、調味品搭配要精,對肉塊大小、燉肉時肉與水的比例等均有細緻的要求,這一製作技藝也入選爲陝西省省級非遺項目。

華陽餈粑土豆做的鹹辣口餈粑

在陝西省華陰市秦嶺山脈腹地,由於山裡溫差大,農作物生長時間長,當地人發現,這裡所產土豆的澱粉含量高、口感好,便用來做餈粑原料。

談起華陽餈粑,不得不說漿水菜。漿水菜是將煮過麪條的清湯,或用煮熟稀麪糊倒入陶罐中發酵,待其呈現酸香,加入芥菜、芹菜、蘿蔔纓山蔬,密封陶罐浸泡而成。

不同於其他地方甜口餈粑,華陽餈粑澆上特質的漿水菜,再放入油潑辣子,以“酸汪汪,辣爽爽”的鹹辣口著稱。

乳扇牛奶製成的“扇子”可鹹可甜

乳扇是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級非遺項目,由鮮牛奶萃取製作而成。

不同於普通的炸奶捲,其製作工藝考究,先將部分牛奶發酵成酸奶,放入鍋中加熱至70至80攝氏度,再把一定數量的鮮牛奶舀入鍋裡,用木勺慢慢攪動,待凝結成粉團狀後撈出揉捏光滑,再用兩支粗木筷輪番攤捲成薄片,兩端拉出角,卷裹在竹製的乳扇架上晾曬乾即成,大致如菱角狀竹扇之形。

乳扇的吃法多種多樣,可幹吃也可煎、烤、煮,可鹹口也可甜口。最常用的方法是,用菜油煎黃後撒鹽或白糖食用。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有太多的美味等你去品嚐,雖說吃的是味道,但品的是文化。

記者:張紫�S 丁怡全 楊一苗 金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