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直飆!筊白筍欠收!「金剛猩猩」加菜品美味

全球暖化,高溫直直飆!沒想到這讓動物們「加菜」了!臺北市立動物園已經連續7年於兒童動物區的水田種植筊白筍,今年因爲戶外溫度偏高的關係,即使植株外殼長的又高又綠,但結筍狀況卻不盡理想,幸好所有參與栽種的大朋友都能理解這種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

於是這些小朋友異口同聲地決定把自己辛辛苦苦種植的有機筊白筍送給園區動物們品嚐,看看駱駝煙雨」、家豬「小麗」、金剛猩猩「迪亞哥」及黑猩猩們各自不同的享用方式,就可以瞭解草食獸靈長類動物之間有趣的差異唷!

兒童動物區自2010年起,每年固定舉辦農村體驗活動,讓居住在都會區的小朋友,有更多接近大自然、體驗農村生態機會。其中「春耕美人腿」營隊原本預計在10月15日(星期日)這天採收,但今年入秋之後,戶外溫度多爲高於攝氏30度以上的炎熱氣候,使得促使筊白筍結筍最關鍵的「黑穗菌無法作用,也因此採收當天發現筊白筍莖部都還沒有膨大,經過所有學員熱烈討論之後,決定將採收的筊白筍送給動物們品嚐。

昨(15日)每位小筍農都親自下田進行採收,並且趁着新鮮配送給園區的動物們品嚐道地臺灣味。第一次嚐到筊白筍的駱駝「煙雨」,一點也不在意莖部是不是夠肥美,反而比較鍾情綠色的外殼,一口接一口將整株筊白筍連殼吃的乾乾淨淨;家豬「小麗」美食家稱號可不是浪的虛名,現採的筊白筍一呈到眼前,馬上口腳並用啃食美白的莖部。

金剛猩猩「迪亞哥」看見排放整齊的整株筊白筍後,先是好奇的拿起來研究了一下,然後開始啃咬每個部位,只吃掉筍白之後,外殼就丟棄不要了;資深的母黑猩猩家族十分了解筊白筍的美味,每隻個體保育員手中接過筊白筍後,就開始熟門熟路剝殼品嚐莖部,外殼雖然不會食用,但是仍然小心翼翼的抓握在手中,原來是可以用來當墊料,舖着睡覺很舒服呦!

這次採收的筊白筍除了一小部分和駱駝「煙雨」、家豬「小麗」、金剛猩猩「迪亞哥」及黑猩猩家族分享外,由於筍殼纖維較粗,所以剩下的全部都送給亞洲象友信」與「友愷」加菜,園區「現流」的茭白筍殼對亞洲象而言,可是一年一度難得的美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