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傷皮肉沾到灰塵竟「貼回傷口」 阿伯染破傷風險喪命

▲割傷皮肉沾到灰塵竟「貼回傷口」,阿伯染破傷風險喪命。(圖/國泰醫院提供)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68歲的陳阿伯,平日喜歡作手工藝,某次操作機器時不慎被鐵片割傷右手食指,2公分長,厚度約0.5公分的皮肉正好落在佈滿灰塵的工作臺面上,未注意即把皮肉放回傷口,自行簡易包紮手指並未就醫,在第12天時,無預警狀況下突然感到張口困難,並出現吞嚥易嗆咳、頸部僵硬及背部劇痛,原自以爲中風,至國泰醫院求診後,確診爲全身性破傷風感染,及時治療,保住性命

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廖品雯醫師說,陳阿伯是因手指的小傷口當初沒消毒乾淨,佈滿灰塵機器表面的破傷風桿菌即侵入較深傷口,產生毒素感染,甚至影響到中樞神經系統及自主神經系統,造成生命危險。被送來國泰綜合醫院後,病況急轉而下,甚至出現全身僵直痙攣,頭後仰身向後彎呈弓形的「角弓反張」及陣發性呼吸中止,入住加護病房治療後,病況才趨於穩定。

▼阿伯感染破傷風后出現「角弓反張」。(圖/國泰醫院提供)

破傷風爲全球性疾病,根據疾管局資料顯示破傷風通常發生在低度開發或農業區,主要原因爲當地病患動物排泄物接觸機會高,或當地預防接種不完全,致死率高達10~90%,且以老年人嬰幼兒死亡率較高。一般典型的破傷風潛伏期約爲3-14天。初期症狀爲咬肌及頸部肌肉痛性肌肉收縮,而後影響到軀幹肌肉,造成軀幹的痙攣,醫學上稱爲角弓反張及臉部表情出現牙關緊閉面肌痙攣的「痙笑」狀。

破傷風桿菌原存在於動物及人類腸道,其傳染方式通常是經由受土壤塵土或動物及人類糞便污染之穿刺傷口而入,也可能透過撕裂傷、燒傷及一般傷口引起,因爲傷口的壞死組織特別有利於此種厭氧性破傷風桿菌的增生。目前並沒有已證實療效特效藥物,僅有破傷風免疫球蛋白可治療初期破傷風,治療方式主要爲支持性療法,經由水分養分的補充和症狀治療,讓病患更有體力去自行消滅病毒體

廖品雯醫師也呼籲,民衆對於傷口的照護不得輕忽,尤其發現傷口有被塵土、動物及人類糞便污染,或是生鏽器具割傷時,一定要做好傷口的清潔及包紮,並要就醫治療,告知醫師傷口有污染可能。爲避免因身上傷口造成的擔心煩惱,平時就要做好預防接種,尤其對於在工作中易接觸土壤、污物、動物者、軍人及警察等意外創傷高危險羣以及年長者,可每10年追加破傷風疫苗,以維持主動免疫力,避免罹患致命性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