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機國造先驅 介壽號任空軍官校學生初級飛行教練機

軍聞社記者葛芃欣臺北18日電

「2019年臺北國際航太國防工業展」已於日前劃下句點現場除了展出「新式高教縮尺模型」,更規劃國機國造時光隧道,完整呈現我國航空科技從「螺旋推進階段」到「噴射推進階段」發展的艱辛歷程,使國人瞭解國防自主、產業升級對國防之重要性

時光隧中依發展年代展出介壽教練機中興號教練機、中型運輸機、AT-3教練機、F-5型戰鬥機、IDF型戰機及新式高教機模型及歷史影像

擔任國機國造先驅介壽號教練機,於民國57年由航空發展中心自行製造的輕型教練機,於民國63年共計生產完成58架,作爲空軍官校學生初級飛行教練機,直至民國71年除役

現今仍在空軍第七聯隊志航基地擔任空軍部隊訓練任務的F-5E型機,在民國62年與美簽訂合作生產計劃(MOU),共計生產242架,於隔年裝備完畢並出廠飛交空軍使用,直至今日仍擔負東部空防重責與空軍戰鬥機專精學、術科師資訓練的機種

國人熟悉的IDF型機爲我國航發中心研發自制的高性能防禦戰機,民國77年首架型機出廠,至民國81年首架移交空軍使用,中間更完成數次升級計劃以改善戰鬥系統,是捍衛臺海安全的主力機種,更是國人引以爲傲的成就

AJT新式高教機計劃於民國106年正式啓動,除了向國人展現國防自主的決心,更是帶動我國航空產業蓬勃發展,創造產業效應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