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大陸股市 大起大落的一季

2021年第一季中國股市呈現極大的震盪。從2020年底開始市場氣氛逐漸回溫,而且除了A股以外,資金快速流入去年漲幅落後的香港股市,1月份市場快速上漲,多數個股股價屢創新高,然而從農曆年後,受到市場對中國政府回收流動性疑慮,加上美國十年期公債利率跳升,投資人獲利了結賣壓出籠,市場戲劇性由升轉跌,直到3月底纔出現止穩反彈的跡象

這一波修正又急又快,然而整體景氣仍在上揚的格局全球股市也在多頭趨勢,中國自發性股災,背後籌碼面的影響力量佔較大的因素

由於2020年中國股市行情走多,基金髮行和吸引投資人的熱度持續上升,2021年第一季中國共同基金的總規模比2021年第四季再增加5.3%,目前中國共同基金的總規模已經超過人民幣(下同)21兆元,而在第一季募集規模前20名的基金裡,有16檔都是股票型基金,顯示出投資人對股票市場的樂觀情緒

然而巨量共同基金的集中持股,也造成這一波所謂「抱團股」大起大落的主要推手,如果觀察2020年第四季和2021年第一季的類股報酬率,可以發現連續二季表現良好的是鋼鐵公用事業銀行起因一方面來自於原物料漲價

另外則是資金轉入防守型類股,而2020年表現最突出的食品飲料汽車消費類股在農曆春節後大幅下跌,第一季最後多轉爲了負報酬。

在籌碼面的影響背後,我們需要了解除了機構投資人的偏好和情緒改變,是否基本面也出現了變化。1~2月份的零售數據不佳,令投資人認爲消費力道轉弱,然而2021年春節受到疫情影響,中國鼓勵民衆就地過年,減少因返鄉帶來疫情上升風險,但也壓抑了過年的消費需求,造成數據失真的現象

另外,1月份以來新能源車的數據表現不如預期,也是受到之前基期影響的短期效應。短期上游半導體供應吃緊,也對手機、汽車等產業造成出貨上的影響,由訂單和產業釋出的訊息,都顯示在疫情後經濟持續復甦,終端需求良好的現象。近期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回溫,也顯示出景氣的穩步擴張。

我們認爲在農曆春假後一個多月的市場修正,已經使之前評價過高的許多個股出現投資機會短期內無論是流動性和需求面的市場雜音,也在目前下跌後的股價位置得到風險釋放,依行業的數據來分析,包含白酒、新能源車、化工產品的展望仍然正面樂觀,加上4月份許多上市公司將開始發佈第一季的財報前瞻和展望,預期能維持成長步調的公司將重新得到市場的青睞,也是值得投資人擇優佈局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