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院與科教館簽署MOU 擬打造科普傳播園區

國研院永和院長(左)與科教陳雪玉館長簽約後合影。(國研院提供)

國家實驗研究院與臺灣科學教育館進行策略聯盟,於今(12/12)日簽訂合作備忘錄期能形成科普傳播園區,並強化產官學研的合作與交流

雙方合作的範疇包括:科普教具研發、科普教育推廣、培養科普人才、進行科技研究、研究設施共用、研究人員合聘交流等,期能結合國研院的科研能力與科教館科學教育及科普專長,建立科學研究科學普及橫向聯繫,在各種科學競賽、科普展覽、科教活動有更密切的合作,讓這些科普活動不但能擁有更深刻的科學內涵,也能提高對一般民衆的吸引力,以培育新世代的科技人才

科教館是全國唯一的國立科學教育中心,在過去六十年以來,科教館在教育部指導下,爲提升全民科學素養,積極推動全民科學普及化,透過建置豐富的科學學習資源,辦理多樣化的展示及體驗活動,甚而舉辦科展競賽等,讓臺北市士林區在科教館的耕耘下成爲北部地區首屈一指的科學教育重鎮

科教館陳雪玉館長表示,博物館所和國家級實驗室擁有不同的研究資源、場域特色,希望藉由此次合作備忘錄的簽署,除進行科普資源的整合及共享外,雙方也能進一步攜手共同融合轉化國家級科研成果活化運用前瞻科技於展示並深化課程及活動內涵。

國研院是科技部轄下財團法人,每年皆會舉辦「國研杯智慧機械競賽」、「國研杯i-ONE儀器科技創新獎」、「全國科學探究競賽」、「HPC功夫-國網3D動畫全國大賽」、「Win the PRIDE-用指標說故事競賽」及「MorSensor無線感測積木創意應用設計競賽」等對青年學子極具啓發意義的競賽,未來將有機會在科教館舉行,讓觀衆除到科教館參觀特展或體驗科學活動外,也有機會一睹這些具有科學內涵的有趣比賽。

國研院王永和院長表示,近年國研院致力舉辦相關科普競賽,即是因着國研院四大任務之一的「培育科技人才」,不只是培育大學以上理工生醫的專業科研人才,更應擴大範圍,一方面從小札根,讓小朋友從小就對科學感到興趣;另一方面,爲擴充社會服務面向,讓社會上非從事科技相關工作的普羅大衆,也能體認到科學的有趣之處,以及科學是如何與生活息息相關、且可提高生活與生命的品質。國研院希望未來能與科教館一同努力,致力科普推廣的工作,進而提升全民科學素養,帶動臺灣科技水準逐步提高,進而提升全民福祉

國研院晶片中心將在明(2018)年1月至2月在科教館三樓公益展區展出《Small Chips x Big Things》科學特展,展覽回顧電晶體積體電路浮閘記憶體等半導體產業的科學突破及其對人類文明的影響。未來雙方也將持續合作更多元地科普展覽,將學術研究的科研成果轉化爲淺顯易懂的科普形式,幫助更多民衆認識我們國家的傑出科研成就,不僅將產官資源帶進國家級實驗室,同時也能透過博物館所鏈結國內科普教育活動社羣平臺,讓科學教育與科學研究者有着更密切的合作,一同見證科普園區創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