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烈餘生錄──來自輝煌部隊的機槍手(九)

民國32年從軍以來,許榮先後參加長衡會戰湘西會戰等抗戰末期的大型會戰。他全程見證了中華民國是如何的從「東亞病夫」搖身一變,成爲與美國、英國還有蘇聯平起平坐的世界四強。那確實是一段交雜着痛苦與輝煌,讓許榮一回想起來就忍不住流下眼淚的回憶。

提起抗戰期間最戰功彪炳的國軍指揮官,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陸軍官校第4期畢業的張靈甫將軍。從抗戰爆發以來的第一場戰役,也就是淞滬會戰開始一直到抗戰的最後一場戰役,也就是湘西會戰爲止,張靈甫率部參加了幾乎所有中日雙方投入精銳部隊的大規模戰役。

日軍只要在戰場上碰到張靈甫,基本上沒有不吃敗仗的份。作戰勇猛又紀律良好的74軍,不只得到友軍的好評與老百姓的歡迎,而且還獲得日本人的尊敬。日本人稱呼第74軍爲「支那第一恐怖軍」,但是他們在中國卻有一個更響亮的外號,那就是「輝煌部隊」。

愛國青年出自農家

雖然到抗戰勝利以前,張靈甫都還沒有正式當到第74軍的軍長,但是敢衝敢打的他卻一直被視爲全軍的靈魂人物。由他所親自帶出來的軍人,無論膽識還是素質也都是全國一流的。雖然大多數的74軍抗戰老兵,都跟着張靈甫一起在後來的孟良崮戰役中爲共軍殲滅,但還是有相當數量的倖存者來到了臺灣

現居高雄楠梓的許榮先生,就是抗戰末期加入陸軍第74軍第58師的重機槍手。而當時擔任58師長的,正是張靈甫將軍。這意味着許榮老先生不只是目前還生活在臺灣的數名74軍老兵之一,可能還是唯一一位由張靈甫親自帶出來的「輝煌部隊」戰士

自民國32年從軍以來,許榮先後參加了長衡會戰與湘西會戰等抗戰末期的大型會戰。他全程見證了中華民國是如何的從「東亞病夫」搖身一變,成爲與美國、英國還有蘇聯平起平坐的世界四強。那確實是一段交雜着痛苦與輝煌,讓許榮一回想起來就忍不住流下眼淚的回憶。

民國15年的農曆11月4日,許榮出生於湖南慈利縣洞庭湖畔一個世代務農的仕紳家庭。他在家裡排行老四,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與兩個妹妹。許榮因爲故鄉缺乏現代化建設的原因,始終沒有機會進入現代化小學讀書。幸好他的母就是讀過書的知識份子,所以許榮從童年時代開始就能接觸到四書五經

私塾老師文韓祥的影響下,許榮從小就接觸到民主共和的思想。民國19年爆發中原會戰,湖南遭到李宗仁白崇禧指揮的桂軍佔領。隨後蔣中正指揮的中央軍反攻,將桂軍驅逐出去。年幼的許榮曾經跟着鄉親父老舉着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高唱《國民革命歌》歡迎中央軍的到來。

抗日戰爭剛爆發的時候,尚未成年的許榮沒有被徵調到部隊去當兵。不過因爲湖南省很早就已經是對日抗戰主戰場的原因,他從小就耳濡目染許多國軍將士以血肉築長城,英勇抵禦侵略者的事蹟。因此許榮與那些不情願被抽壯丁的民衆不一樣,他一直期待能上戰場殺敵報國

民國32年11月14日,湖北省沙市日軍第13師團進攻湖南常德。他們在從陸軍第73軍手中拿下石門後,逼近許榮的故鄉慈利縣。當時由俞程萬指揮的第74軍57師還在常德與日軍激戰,所以王耀武軍長只能命令桃源與鄭家驛的第51師周志道與58師師長張靈甫趕緊率部開往前線。

位於常德西北方的慈利縣與石門縣,被視爲影響整個戰局走向的兵家必爭之地。丟了石門縣,就絕對不可以再讓日本人拿下慈利縣。於是王耀武命令第51師與58師在慈利縣就地徵兵,以彌補74軍官兵員額的不足。根據政府每個有兩個男丁的家庭必須抽一人當壯丁的規定,許家必須要出一名男孩出去當兵。

於是年紀還不到17歲的許榮便自告奮勇去從軍,因爲家裡還需要哥哥留下來務農。第58師與第51師在慈利縣打了一場長達五個晝夜的漂亮狙擊戰,爲固守常德的俞程萬師長爭取到寶貴的時間。不過在常德會戰於12月9日以國軍勝利宣告收場以前,許榮因爲未完成入伍訓練而沒有上戰場的機會。

參與保衛長沙衡陽

常德會戰結束後,第74軍第58師返回駐地桃源整訓。許榮老被編入第58師的第174團第2營第2連擔任二等兵機槍手,正式成爲張靈甫手下的一名戰士。隨後他在連長王勉志上尉督導下,與其他受政府徵召的新兵一起接受成爲革命軍人的訓練。

民國33年3月,在常德會戰中立下大功的第73軍、第74軍與第100軍被併入新成立的第24集團軍。第74軍軍長王耀武將軍榮升第24集團軍司令,原本軍長的職務由副軍長施中誠接替。58師師長張靈甫,則晉升爲第74軍的副軍長。原本的副師長蔡仁杰,也順勢成爲58師的師長。(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