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審委員皆無疑義 高中歷史課綱臺灣、東亞及世界架構已定

課審委員皆無疑義 高中歷史課綱臺灣東亞世界架構已定(本報資料照)

高中歷史課綱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架構下討論,被質疑「去中國化」。教育部課審大會今審議歷史課綱時,研修小組表示沒有「去中國化」,而是要討論中國和其他區域的互動,最後無委員有異議,高中歷史分成臺灣、東亞及世界等3個分域的架構確定。

現行高中歷史課綱分成臺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等3部分,但12年國教課綱改成臺灣、東亞及世界等3個分域,中國史不再單獨存在,被認爲「去中國化」,因此引起社會關注。

教育部今天召開課審大會討論到高中社會課綱時,委員非常關心是否有「去中國化」的問題,研修小組歷史分組主持人、政大歷史系副教授金仕起表示,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的架構下討論,是要學生在讀歷史時,注意到中國和其他區域的互動,培養他們的全球視野

金仕起表示,在12年國教高中歷史課綱中,臺灣史也是強調跟附近區域的互動,如16世紀前,臺灣和東亞從海上來的人互動關係;而中國史納入東亞史架構中討論,也是同樣的思維,因此沒有「去中國化」的問題。

在研修小組說明後,獲得課審委員的認同,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因此,12年國教高中歷史課綱採用臺灣、東亞及世界等3個分域的架構已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