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終止反滲透惡法 拒寫民主黑頁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針對反滲透法召開公聽會。(朱真楷攝)

立法院自2016年由民進黨拿下過半席次後,已完成575個法律案。但,若論最荒謬者,莫過於即將在月底強行闖關的《反滲透法》,其授予執政者羅織異議罪名空間彈性,遠超乎多數人想像,你我若繼續保持噤默,註定讓臺灣民主寫下無數黑頁

《反滲透法》若只是虛有其表的政治立法,只爲2020而生,選完即丟,那就罷了。問題是該草案定義之模糊、範圍之廣大、效應之嚴重,堪稱《懲治叛亂條例》、《刑法一百條》復辟。

因爲,該法開宗明義就將大陸政府、組織、團體個人,乃至於其所監督管理的組織、機構與個人,全視爲「滲透來源」;同時,更禁止臺灣任何人接受「滲透來源」指示、委託資助,進行遊說、政治獻金或影響選舉、公投。

或許光看文字不易察覺法案威力,但試想,整個大陸有哪個機關、團體或個人,是不受公部門監督或管理呢?

具體而言,所有在大陸設廠投資臺商,都將因爲受當地公部門的監督,而被《反滲透法》界定爲「滲透來源」;屆時,這羣臺商只要在臺灣進行政治遊說或獻金,就可能面臨5年以下有期徒刑重罪

相同邏輯光是陸方人士吃頓飯,也可能被解釋爲「接受資助」而面臨牢獄之災。即便今天你我不曾去過大陸,但只要你的親朋好友或公司老闆同事被列爲「滲透來源」,而我們基於私交幫忙進行政治遊說或獻金,同樣有犯法之虞

更恐怖的是,假設今天確實有人接受陸方資助,在臺灣透過各式管道宣揚統一理念,而你我僅是幫忙轉傳一篇貼文,同樣可被視爲「接受滲透來源委託」而觸法

換言之,《反滲透法》界定的滲透來源不只包山包海,更是株連九族,加上要辦不辦隨人說了算的模糊性,不僅會讓臺灣陷入草木皆兵的「類戒嚴狀態;其所衍生的寒蟬效應,恐怕更將讓人民產生「非民進黨支持者就可能被羅織入罪」的恐懼。試問,這與當年的白色恐怖有何二異

蔡政府爲求延續執政,大肆操弄亡國感,幾乎已到走火入魔瘋狂境界。但,恐懼是極權溫牀,假若這已非你我期待的民主樣貌,就不該稀哩呼嚕猛吞芒果乾,任由政客打着民主反民主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