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貿易熱戰 澳洲華裔受歧視頻傳

由前年澳洲率先禁止華爲5G開始,中澳關係逐步惡化,雙方互相報復,現在澳洲對境內華裔防範也變嚴。(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中澳貿易戰並沒有因爲新年來臨而緩解,據BBC(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報導,澳洲華裔受歧視頻傳,甚至只是訪問過中國大陸、曾在孔子學院學過漢語的華裔政府官員遭遇更嚴格審查或被排除在轉正、升遷名單之外。

1名陳姓華裔政府顧問國防大樓開會時,被保全人員單獨攔下拍獨照存底,與其同行的其他白人同事均未收到同樣要求。不過澳洲國防部告訴BBC,此舉與種族背景無關。

去年10月,3名華裔澳洲公民出席參議院移民問題聽證會,雖然明確表示不支持中國共產黨,但20分鐘後仍被議員阿貝茲(Eric Abetz)要求公開譴責中共,這種與億城完全無關的要求令他們覺得像公開受審,甚至想起1950年代美國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不用充分證據就可以對方政治上不忠誠爲由加以打壓反對人士或異議者。事後阿貝茲也拒絕道歉。

澳洲約有5%人口或120萬人具華裔血統,早期多半是香港移民,近年除大陸外也有許多東南亞華裔。連多次鼓吹對中國強硬的智庫ASPI(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安全專家布里奇(Michael Shoebridge)也指針對華裔搞錯方向:「澳洲主權和獨立制定政策所面臨的最大風險不是來自華裔澳洲人社區,而是受到北京支持的那些參與與影響政治、商業、研究的人。」

不具名華裔高級政策顧問說:「對北京的安全擔憂是合理的。但這已經蔓延成一場針對中國僑民、誰應該成爲澳洲人、誰該被評估和分析、誰該被進一步審查的對話,非常、非常糟糕。」

許多較年輕、級別較低的華裔政府官員表示,感受到需要證明自己愛國的壓力,他們現在在提供政策建議時會更謹慎,或乾脆選擇沉默,也有人感慨自己若是白種澳洲人,要出來說點不一樣的話會容易很多。

中國大陸、俄羅斯北韓等國家都被澳洲國防安全部門認定是難以獲得可靠消息地方,目前公務員只要曾經造訪這些地方,都可能受到更嚴格、流程更久的審查,以決定可否轉成正職或升遷。此外,休布里奇還透露,只要有家人朋友在大陸,就算有澳洲公民身分,也可能受到更謹慎的應對,他稱北京曾有紀錄透過剝削、操控在陸親友來脅迫海外華裔紀錄。

休布里奇認爲,即使是對華鷹派議員也須要更加謹慎使用辭令,同時避免區別對待華裔澳洲公民,因爲這反而會讓北京當局漁翁得利。華裔社區領袖逸仙稱澳洲內部針對華裔的作法,是對價值觀和機構信心考驗,他說:「如果澳洲不能信任5%華裔人口,會有違民主自由價值觀,這對民主的損害比任何外國政府都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