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崛起成權力中樞 東協疑懼

新加坡知名智庫日前公佈年度調查報告顯示,東協國家精英人士普遍認爲,中國不論在經濟政治甚至戰略影響力均已超越美國,但他們對於這個現象愈來愈擔憂。中國成爲權力中樞,伴隨的是鄰國愈來愈多的猜疑和恐懼。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轄下亞細安研究中心1月中發佈「東南亞態勢:2020」(The State of Southeast Asia 2020)年度調查報告。報告稱,逾79%的受訪者認爲中國是亞洲最具經濟影響力的國家,高於去年的73%,選擇美國的則佔7.9%。

調查也顯示,即使在美國傳統上較佔優勢的政治與戰略層面,依然有52%受訪者認爲中國在亞洲最具影響力,高於去年的45%;選擇美國的則從去年的30.5%降低至26.7%。

這項調查於2019年年底進行,受訪者包括東協10國的逾1千3百名政府機構學界商界媒體界人士。他們的回答普遍透露這樣的心態大家意識到中國與日俱增的影響力,但不等於他們接受這個現實。對於中國崛起的影響力,東協國家普遍心存警戒。認爲中國在亞洲最具經濟影響力的受訪者中,72%的人對此表示擔憂;認爲中國在政治和戰略影響力強大的的受訪者中,則高達85%的人表示擔憂。

被問及中國作爲大國再次崛起的看法,許多受訪者的共同觀點是:中國是個修正主義大國,並意圖將東南亞納入其影響力範圍。60.4%的受訪者表示不信任中國,高於去年的51.5%。認爲中國有意維護現有區域秩序,以及相信中國是良善仁慈大國的受訪者,分別只佔7.1%和1.5%。半數以上受訪者不信任中國的主要原因,是認爲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可能被用來威脅他國的利益主權

紐約時報》引述領導調查的亞細安研究中心主任鄧秀岷指出,受訪者認爲中國運用影響力的方式存在不確定性,「中國對南海議題的強硬態度以及將貿易武器化的傾向,足以讓人擔憂其崛起可能並不是和平的」。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調查拋出一道假設性問題:如果被迫在中國和美國之間選邊站,東協國家會站在哪一邊?結果相當複雜,全部受訪者有53.6%傾向美國,46.4%則選中國,差距並不大。但若從個別國家來看,東協10國中有7國的大多數受訪者選擇中國,僅越南、新加坡和菲律賓傾向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