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智庫:2021年注意宏觀很好、微觀不好等問題

大陸發改委旗下智庫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首席經濟師祝寶良日前提醒,2021年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可能存在「宏觀很好、微觀不好」的現象,即宏觀經濟數據表現較好,而就業、小微企業生存情況仍面臨較大挑戰

澎湃新聞報導中科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於「2021中國經濟預測發佈與高端論壇」發表2021年大陸經濟預測數據,預計2021年全年GDP增速爲8.5%左右,大陸經濟將快速回升。

對此,祝寶良在論壇中表示,從GDP增長來看,目前很多機構都認爲2021年大陸GDP增長速度在8%以上,與GDP直接相關的指標例如財政收入等也將有較快增長。

祝寶良提醒,要注意「同比(與2020年同期相比)很好、環比(與上一期相比)不好」的現象。祝寶良指出,受到2020年的低基數影響,2021年大陸經濟會出現補償性增長。祝寶良假設2021年四季環比都爲零增長,那麼2021年經濟增長速度也會反彈到6%左右,也就是說6%這個速度是「躺着就能完成的」。

但如果考慮到生產能力的上升,假定2021年四季環比保持在1.4%左右的增長速度,則2021年經濟會反彈到10%左右。

祝寶良強調,要注意環比增長和同比增長之間的差距,也要考量到2021年經濟發展的基數問題,以及2020年採取的宏觀調控政策滯後效應。祝寶良表示,與GDP不那麼直接相關的指標增長可能沒有那麼快,例如就業情況、收入分配情況。

祝寶良表示,就業是最大的問題,只有透過充分就業才能解決收入分配的問題。2021年大陸經濟一個很大的特點在於宏觀數據很好,但微觀數據較弱。例如,從往年來看,每一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能帶來約200萬人新增就業,但2021年未必能達到這個數字

這也意味着原本經濟指標之間的關聯性疫情背景產生失靈,需要更多地從小微企業生存現狀、就業情況等現實方面着手分析宏觀經濟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