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將對大陸半導體課徵戰略性關稅 業者:供應鏈不可逆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行銷長暨臺灣區總裁曹世綸。記者林宸誼/攝影

美國傳出打算對大陸半導體在內等產品課徵戰略性關稅,半導體供應鏈的「去中化」速度恐將加速。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行銷長暨臺灣區總裁曹世綸14日表示,這是供應鏈不可逆的一個狀況,「只要在合規的範圍內,大家還是希望能在全球範圍內保持良好互動溝通。」

但他也指出,臺灣業者與其把市佔讓給競爭國家跟對手,不如正面擁抱,在各國需要在半導體發展的過程中,把臺灣的DNA嵌在全世界產業鏈裡。

曹世綸提到,不光是臺灣的公司,全世界的科技跟貿易行業都面臨到這樣子的一個挑戰,臺灣的公司要透過不同的方式,或者是在產業鏈上,去做各種市場的組織分工,這是供應鏈重組是不可逆的一個狀況。

他認爲,在區域化方面,臺灣半導體業者在地化跟韌性化的過程中,與其把市佔讓給競爭對手,不如多增加一些在地投資成本。「在各個國家區域當中,他們需要在半導體發展的過程中,都有臺灣公司跟臺灣的產業去做協助,把臺灣的DNA嵌在全世界。」

國科會14日舉辦「半導體創新暨產業新創高峰論壇」,論壇中併發布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試行辦法。曹世綸認爲,臺灣半導體在整個國際化大航海的日不落國的概念之下,臺灣也可以去善用各地在地的資源包括人才。

曹世綸指出,政府政策跟補貼是起頭,業者因應客戶的需求,最重要是在地化韌性化的供應鏈過程中,像點一樣加速在海外業務上這些地方設廠,在地化韌性化的供應鏈的過程中去滿足客戶。

他提到,在談「日不落國」概念時,其實也是有很多國家,在全球善用各個國家當地資源,「臺灣的半導體公司,需要去打國際杯,這個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透過國際化的佈局,善用各國的資源或者是組織。」

曹世綸坦言,臺灣半導體業者在合規的範圍之內,都還是希望能夠對全球市場,保持良好的互動跟溝通,其實不光是臺灣的公司,尤其對美國公司來說,大陸市場對他們來說還是一個很大的市佔。

國科會14日舉辦「半導體創新暨產業新創高峰論壇」,論壇中併發布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試行辦法。記者林宸誼/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