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職業不再是三師! 電競選手、美食家、網紅是青年志願前3名

競選手、廚師美食評論家網紅是青年志願前3名。(圖/記者崔至雲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金車文教基金會今(25日)公佈青少年夢幻職業調查結果顯示,26.9%青少年想成爲遊戲電競手、21.7%想成爲廚師美食評論家、19.2%想當直播網紅藝人,其中受到性別影響,有近5成男生想成爲職業遊戲電競選手,女生則最想當美容彩妝師,青少年的理想職業與過去變得大不相同。

金車文教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指出,早期青少年以醫師律師會計師三師爲未來理想職業,但隨着時代變化,這些既有觀念被徹底顛覆,現在青少年對於未來職業有新的看法,電競選手、廚師美食評論家、網紅則是這次調查中所發現青年對未來職業的前三名。

調查也提到,科技將許多不可能化爲可能,以前只能在電影或動畫場景中出現的科技項目,已有科學家目前正在着手研發,而青少年最期待隱形斗篷出現,其次是居家智慧產品無人駕駛車。

曾清芸表示,科技的影響已從個人擴展至社會,此次問卷調查發現,青少年探索職涯的方向深受新媒體影響,能夠正確使用科技並識讀資訊等能力在未來將更顯重要,建議父母或師長在面對孩子不同的未來規劃時,可以陪伴孩子認識職業、釐清迷思,鼓勵其多方嘗試

伊柏安圖右)認爲,科技帶來的社會問題無法避免,如何解決衝突纔是根本之道,若是每個人都具備明辨是非、尊重他人的生活素養,科技將會是人類生活進步的重要條件。(圖/記者崔至雲攝)

Skills for U 執行長黃偉翔認爲,未來的職業多元,如何在108課綱中厚實素養教育,讓學生能夠面對未來多變社會成爲關鍵,而技職教育所培育的學生,如何迴應新興職業則是一大挑戰。黃偉翔提到,自己表弟在當恐怖遊戲實況主,目前頻道上萬人,卻曾因爲臺中一中政治系所畢業,被認爲是浪費。他強調,新興職業的本質,是將許多舊有科系科目,重新打散排列成新的職業運作模式,所以如果想當實況主、Youtuber更要把書念好,有好的基本素養與專業知識,纔有機會在新興市場中脫穎而出。

海山高中學生宋佩芸說,「我對未來有無限想像,未來世界也許好,也許不好,但是充滿期待每天才能活得更開心」。她最希望「人體發電機」的綠能產品出現,未來人類就無需一直靠燃煤發電而造成空氣污染。而未來想要擔任外交官的她表示,最期待可以有任意門和時光機,這樣就能夠和世界各國的人交流,她認爲對未來科技不瞭解纔會害怕引來更多社會問題,只要提前做好教育宣導,其實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海山高中學生伊柏安則在重新檢視對未來生活的想像後,他認爲自己較缺乏國際文化理解力創造力,無法憑空想像去創新,但也正因爲不知道未來世界模樣,所以對未來充滿期待,雖然現在有翻譯機,但是學會外語才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溫度。對於科技帶來的社會影響,伊柏安覺得如果問題無法避免,如何解決衝突纔是根本之道,若是每個人都具備明辨是非、尊重他人的生活素養,科技將會是人類生活進步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