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青年職業夢想有3大發現 中低收入最不敢追夢

渣打銀行攜手臺北文華東方酒店,舉辦業界弱勢青年逐夢工作坊,讓學生體驗六星級酒店的經營管理。(圖/渣打銀行提供)

記者紀佳妘/臺北報導

渣打銀行最新發布「弱勢青年職業夢想調查」有3大發現,包括視障者夢想多元但缺機會畢業是中低收入家庭孩子夢想失落的開始,以及中低收因經濟壓力,反落入貧困循環,期盼能讓他們擁有翻轉世襲貧窮的機會。

渣打銀行與天下雜誌輔仁大學合作公佈「弱勢青年職業夢想大調查」,結果發現有80.5%的視障者夢想職業多元,如老師、表演工作者民宿飯店老闆等,也是所有族羣最高者。不過,視障者認爲追求夢想最大障礙是「能從事職業類別不多」,因此最希望獲得「多元工作的機會」,顯示視障多元就業的環境,仍有待努力。

另有63.2%中低收入戶想成爲經濟獨立的餐飲店老闆,或從事專業技藝工作及生活服飾用品老闆等,以上2個族羣皆期待擁有夢想工作後,能獲得經濟和生活品質的雙重提升。

調查也指出,學生時期中低收家庭的孩子,較其他族羣有更高的比例擁有未來的職業夢想,且在學的中低收孩子有高夢想行動力的比例,較在職的比例高出16.9%,顯示孩子在學校時依然對未來抱有憧憬,但畢業後因現實考量而選擇放棄夢想。

此外,調查顯示,中低收家庭的學生已在工作(打工兼職)的比例爲所有族羣最高,較一般大衆高出10.7%,而畢業後,卻有近4分之1的人因爲自己「學歷不足」而不敢追夢,比例較一般大衆高出5倍之多。

不過,中低收入學生畢業後,因有經濟壓力需要儘早投入職場,導致無法繼續追求學業,但卻因學歷不足,而無法追求更好的工作。渣打銀行表示,視障族羣因社會對其認知的不足及刻板印象,導致他們即使有夢想卻沒有更多元「能從事的職業類別」,導致其夢想動力減弱、陷入貧窮循環。

爲協助視障及中低收入的青年有學習、成長與就業機會,渣打銀行攜手臺北文華東方酒店針對從事餐飲管理及觀光科系的學生,舉辦業界首次的「弱勢青年逐夢工作坊」,幫助他們進入職場之前,優先體驗六星級酒店的經營管理。渣打銀行指出,無論是視障或中低收入戶族羣其實都需要更公平的就業和教育培訓機會,讓他們得以延續在學時的夢想動力,進而實現夢想,擁有翻轉未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