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元級市場藍圖鋪開 誰能佔得鄉村振興先機?

閱讀提示

隨着國家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成立,鄉村振興戰略進入全面推進階段。其中,基建、水利設施、環保等產業投資規模均上萬億元。有業內人士粗略估算,當互聯網農業再生產的各個環節搬到線上,每個環節都具備千億元甚至萬億元的市場空間。農業企業的快速發展,可帶動更多農民參與受益。鄉村振興美好的前景,也激發出農民提高技藝的內生動能。

重慶江北區北濱一路漁人灣,格外引人注目的“中國西部消費扶貧中心”的牌子,隨着使命的完結,將被“鄉村振興中心”所替換。這個由金科集團助捐2000萬元,全國唯一建在主城核心區域的消費扶貧館,從2020年10月31日開館至今,實現消費扶貧採購合同金額6.03億元。預計2021年度,產品交易額將達到20億元以上。

正如金科控股董事局主席黃紅雲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所言:“企業也將逐步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未來會大有作爲。”

從今年開始,脫貧摘帽地區將全面轉向鄉村振興。財政部部長劉昆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表示,今年中央財政專門設立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規模達到1561億元。而根據農業農村部預測,鄉村振興投資總額至少在7萬億元以上。

作爲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面對萬億元級市場蛋糕,誰將拔得頭籌佔得先機

萬億元級市場藍圖徐徐鋪開

隨着國家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成立,鄉村振興戰略進入全面推進階段,通過鄉村振興戰略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的短板,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真正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其中,基建、水利設施、環保等產業投資規模均上萬億元。

“我很看好農業領域,這個領域可能不會像互聯網金融、O2O、電商發展那麼快,但是一旦建立起成功的商業模式,它的壁壘和複製模式是比較高的。”梅花天使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如是說。

近年來,在市場培育、政策紅利、資本驅動等因素的發酵下,衆多互聯網企業上山下鄉。聯想控股在農業食品板塊已經投資了“佳沃葡萄酒”“龍冠茶葉”等企業,騰訊打造“智慧農業平臺”,百度實施“AI+農業”計劃,華爲通過智能農業助力數字化轉型……

有業內人士曾粗略估算,當互聯網把農業再生產的各個環節搬到線上,每個環節都具備千億元甚至萬億元的市場空間。蘇寧順豐恆大、噹噹、亞馬遜……由於眼光獨到、佈局長遠,多數已經賺得盆滿鉢滿。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孫沁表示,預計未來5年內,平臺年農產品上行規模將達8000億元,農村地區網店總銷售額有望突破1.5萬億元,將助力培育超過100萬家年銷售額超百萬元的農村網店。

零售業已成爲鄉村振興前哨站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提出建議:大力推進技術賦能,實現農村零售業態升級。

2020年業績快報顯示,去年蘇寧易購實現商品銷售規模4163.15億元,其中零售雲在鄉村市場的貢獻已經顯露出巨大價值,爲縣鎮市場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智慧零售解決方案。2020年底,蘇寧零售雲已在全國開店8000家。

近幾年,在民營企業“如何真正做好精準扶貧”的話題中,“興產業、促銷費、夯基礎、做公益”的“金科式”精準扶貧實踐,被評價爲“蹚出了一條新路”。

在重慶奉節縣平安鄉,“金科+龍頭企業+貧困戶”的豆腐柴產業扶貧基地項目,帶動近2000戶貧困戶增收脫貧;在石柱中益鄉,“金科中華蜜蜂小鎮”,實現了“花卉種植+中蜂養殖+精深加工+觀光觀光”農旅商深度融合……由此,金科集團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黃紅雲表示,要以產業爲抓手,加強項目管理,對現有的扶貧項目持續開展“投融管退”審查,做好資金和產業發展規劃,對初見成效的要加大投入。

中小企業或將大有作爲

剛剛過去的“十三五”時期,鄉村振興實現了良好開局。天眼查大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超279萬家農業相關企業。其中,2020年的註冊量及增幅均創近5年新高。年新增61萬家,增速超過21%。農業企業的快速發展,可帶動更多農民參與受益。

記者近日在重慶武隆區後坪鄉文鳳村看到,這個昔日的“空殼村”,通過打造合作社“天池苗寨旅遊項目,自開寨兩年來,累計接待遊客4萬多人次,實現旅遊收入600萬元。

村民以房子、土地入股,年底享受分紅。村民羅元發告訴記者,他把家裡的7間房入股,當年就拿到了2萬多元的分紅。

重慶巫溪縣紅池壩鎮茶山村村民胡光元以往常年外出打工,去年,他回鄉創業,在當地開辦了第一個“森林人家”。遊客來了,經營民宿;遊客走了,去李子園務工,半年時間,掙了3萬多元。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後凱表示: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就是要破解人才短缺、資金短缺、農民增收難三大難題。通過政策引導更多企業上山下鄉,可以解決資金問題,而人才則需要立足自身培養。

鄉村振興美好的前景,也激發出農民提高技藝的內生動能。在重慶市萬州區白土大林村,已有12名農民通過考試,成了重慶三峽職業學院鄉村振興白土分院大學生。

依託國家高職院校擴招的契機,三峽職院在這裡設置大專學歷教學點,鼓勵當地符合條件的村民報考讀大學,旨在運用現代科技教育手段,對農民及農村從業者實施系統教育,提高其職業素質和技能,爲參與鄉村振興企業提供後備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