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府導入無人機及影像辨識 升級AI智慧交通監控

臺南市政府舉辦「AI智慧交通監控升級暨道路資訊整合服務啓用」記者會。(洪榮志攝)

臺南市政府導入無人機空拍、影像辨識等智慧科技,並結合最新改版的「臺南市即時交通資訊網」,提供用路人即時資訊,以紓解交通壅塞問題。交通局今天舉辦「AI智慧交通監控升級暨道路資訊整合服務啓用」記者會時,市長黃偉哲呼籲民衆出遊前,可多加利用即時交通資訊網規畫行程。

黃偉哲指出,交通局利用AI智慧科技,除提供用路人透過APP或網站獲得重要路口的交通現況外,也提供替代道路規畫、車位尋找等服務。其中,短期規畫利用智慧交通科技,讓交通更爲順暢;中長期則希望藉由大衆運輸系統、公路系統、公車系統的建置,以及捷運系統的規畫,紓緩交通擁擠的狀況。

黃偉哲還說,近幾年交通局陸續導入AI辨識技術應用在交通策略管理上,繼去年完成中西區智慧路網動態號誌系統後,今年再度擴大AI技術應用地點,除在國道3號關廟交流道的臺86線與臺19甲路口建置智慧號誌系統,更導入無人機的空拍與影像辨識技術,監控路口車流狀況,讓交通中心精確掌控車流,號誌秒數分配也更貼近實際需求。

交通局長王銘德表示,無人機的空拍監控視角,比以往大家熟知的路口監視器更廣、更全面;過去每個路口至少需要4支監視器才能完整監控,但現在只需透過1臺無人機空拍就可辦到,除能幫助市府節省設施的建置費用,無人機的高機動性,更可讓車流監控不再受限,未來將應用在全市各項活動的周邊車流監控。

王銘德也提及,今年針對各交流道周邊與市區重要聯外道路,規畫主要道路壅塞時的替代路線,並於路側增設電子資訊看板,提前發佈導引路徑資訊給用路人。此次臺南市即時交通資訊網的改版,交通局還整合工務局、消防局、水利局、警廣等道路資訊,以更視覺化的方式,提供道路施工、淹水、車禍事故等即時資訊,並結合公車站、停車場、公共自行車站位等服務資訊,供民衆查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