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小學剩30人面臨滅校 大學生靠賣梨搶救雙連國小

臺南大學團隊學生體驗採收裝箱過程。(圖/教育部提供,下同)

記者蕭玗欣/臺北報導

「你們下次什麼時候來?」苗栗縣卓蘭雙連社區位處偏僻,青年人口外流嚴重,雙連國全校只剩30位學生,面臨倒校危機。臺南大學和中原大學學生透過經營臉書粉絲專頁架設網站銷售當地經濟作物「水梨」,活絡當地經濟,成功改變雙連國小「滅校」命運,同時也讓青年迴流偏鄉創業

發展學校核心之社區創新創業計劃」由中山大學計劃團隊將大學能量引進偏鄉國民小學,協助社區發展微型企業或在地經濟創業,計劃執行即將屆滿1年之際,臺南大學及中原大學規劃的「苗栗縣卓蘭鎮雙連國民小學與社區~『梨』想家園」計劃獲得藝派科技董事長謝志鴻個人名義入股投資該計劃。

計劃主持人、中山大學人資管理研究所教授陳以亨表示,社區經濟發展和學校存活有緊密關係,但偏鄉地區青年人口外移嚴重,經濟很難發展起來,「社區的經濟活動如果發展不起來,學校就有可能消滅」,所以這個計劃的第一步就是找出雙連社區經濟發展的可能性,才能救雙連國小。

實際參與計劃的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助理教授李芸蘋說,這個計劃完全是由大學生自願參加,「我們每天都到雙連田野調查、實際訪問當地居民的需求」,居民甚至還問我們「你們下次什麼時候來?」,擔心計劃只是蜻蜓點水,「就因爲這句話我們決定繼續做下去,讓雙連國小留下來。」

李芸頻表示,「其實雙連的產業特色非常明確,水梨是很重要的經濟作物」,實際到市場比較後,學生團隊發現「雙連水梨雖然好吃,但知名度卻不高,而且都由中盤商收購,農民獲利不高。」

鎖定要發展水梨後,團隊開始透過臉書粉絲專頁「看見雙連、幸福家園」介紹雙連社區、紀錄農民耕種情形,後來更架設網站建立品牌形象、銷售水梨,成功吸引青年迴流偏鄉創業,更獲得藝派科技董事長謝志鴻投資。

中原大學氣管系助理教授李明彥表示,現在團隊已經和全聯、頂好兩大通路商洽談中,4月份還要啓動線上募資,作爲梨農股本投入社企。

▲臺南大學團隊學生經果農示範體驗採收裝箱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