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烏骨雞「用藥超標」4.6倍 食藥署回收下架3000只

屏東烏骨雞用藥超標4.6倍,食藥署回收下架3000只。(圖/示意圖東森新聞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食藥署公佈6至8月禽畜產品稽查結果,140件品項中共有2件烏骨雞動物用藥「三甲氧芐氨嘧啶」超標,被勒令下架。中區管理中心科長林炎英表示,不合格的烏骨雞廠分別位於臺南與屏東,目前已下架超過3000只冷凍雞,並轉介農政單位源頭裁處與用藥輔導

三甲氧芐氨嘧啶(Trimethoprim)是一種合成的廣效性殺菌劑,作用機轉抑制葉酸合成而發揮其抗菌作用,本藥劑通常不單獨使用,而與適當的磺胺藥合用,以增強磺胺藥的抗菌作用。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和皮疹。使用過量,恐造成腸胃不適並影響腎功能

林炎英說,6至8月抽查的品項,主要有烏骨雞肉、雞肉、鴨肉鵝肉、豬雜碎、豬心牛肉等,其中只有2件烏骨雞不合格,不合格率爲0.14%。

兩件違規產品皆是流通於大賣場的冷凍產品,分別來自臺南市官田區的「正宗牧場」與屏東縣新埤鄉的「豐美牧場」,前者超標1.8倍,下架回收1210只;後者超標4.6倍,下架回收1801只。

林炎英說,根據文獻資料顯示,三甲氧芐氨嘧啶每人每日可接受攝取量爲4.2微克,雖然該次抽查產品超標近5倍,但肉品不如米飯等常規性使用食材,偶爾攝取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太大的影響。只有再喜歡吃有色雞種,且大量使用的民衆,纔會造成噁心、嘔吐、皮疹等副作用,「但要吃很多、很多才可能發生」。

食藥署提醒,食品業者對於販售之禽畜產品應向來源廠商取得進貨證明,以確保商譽,並建議消費者選擇具有生產履歷或信譽良好之商家,勿偏好攝食特定品種,才能均衡攝取到不同肉類所提供的營養素農業機關衛生機關也會持續把關禽畜產品之動物用藥殘留情形,維護國人食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