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基金業績亮眼 股基冠軍表示下半年相對謹慎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葉峰

近期,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大批主動權益基金淨值超越2月高位,創下基金成立以來的新高。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產品

以今年以來指數高峰2月18日爲起點,到6月11日,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漲幅最大的是林英睿管理的廣發價值領先A,漲幅達到24.85%;另一位明星基金經理丘棟榮管理的中庚小盤價值年後也上漲了22.33%;陸彬管理的匯豐晉信智造先鋒A則收穫了17.84%的回報。還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淨值也都創出歷史新高,回報率在20%以上的基金數量達到13只,超過10%的更是不在少數。此外,被動指數型基金、QDII基金等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其中排名第一的收益率分別達到36.49%、32.06%。

值得一提的是,作爲去年的股基冠軍,陸彬今年端午節在微信公衆號上發佈了一封致投資人的信,其表示展望2021年下半年會採用“相對謹慎”的策略。而在今年3月,陸彬曾經明確提出看好市場機會

QDII基金業績非常亮眼

今年春節前後,A股市場可謂“大變臉”。在2020年強大的賺錢效應影響之下,大量新基民涌入,再加上一些“棄股從基”的股民,不少明星基金的規模都出現了暴漲。不過節後市場出現調整,令很多剛入場的基民始料未及。

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統計結果來看,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從年後至今出現虧損的超過七成,混合型基金也超過68%,其中不乏基金回撤在20%以上的(同一只基金取業績更好的份額,排除小微基金或因鉅額贖回產生的淨值變動,下同)。

當然,還是有不少基金在春節後一路向上。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回報超過5%、10%的不在少數,甚至有13只回報率超過了20%,收益還是非常可觀,尤其是在指數都沒有回到2月高點情況下更加難能可貴。

截至6月11日收盤,上證指數點位爲3589.75點。而在今年2月18日,滬指曾經一度達到3731.69點的高點,差距還是比較明顯。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基金能夠獲得超過20%的回報,實屬不易。

被動指數型基金的業績情況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板塊的業績表現。可以看到,在節後核心資產出現普遍下跌的情況下,週期性板塊例如煤炭、鋼鐵等出現了強勢反彈。自2月18日至今回報率超過30%的有5只,全部都是煤炭指數基金。

還有一類業績非常亮眼的基金是投資於海外市場的QDII基金。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年後至今收益率在20%以上的達到9只。如果要看今年以來的業績,那麼有多隻QDII基金回報超過50%,遠遠超過其他類型基金。

市場風險正慢慢積累?

在去年的一波“基金潮”中,很明顯的一個趨勢是基民對基金經理的認知度非常高,有一定知名度和個人品牌的明星基金經理有更強的“吸金”效應。這些明星基金經理的業績表現也會更受投資者的關注。

今年春節以來,市場調整令一些投資了明星基金經理產品的基民相當受傷。不過隨着一些基金淨值的逐漸回升乃至再創新高,公募基金的賺錢效應又開始顯現出來。

根據記者統計,目前已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創下新高。這些基金春節後至今漲幅達到10%以上,除了開頭提到的林英睿、丘棟榮和陸彬,楊銳文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能源產業A,也收穫了19.67%的回報;李曉星張萍管理的銀華心享一年持有則創造了14.93%的收益;信達澳銀基金名將馮明遠,其管理的信達澳銀星奕A春節後至今回報爲12.73%;另外還有去年的“四冠王趙詣管理的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春節後至今回報爲11.65%,近一年回報155.10%也在所有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名列第一

不過也應當看到,一些市場上非常熱門、知名度相當高的“頂流”基金經理,春節後至今的收益率仍然爲負,也可以看出節後市場調整對這些基金的影響之大。

最後說一件今年端午節發生的事。匯豐晉信基金的陸彬公開發布了一封致投資者的信,引起熱議

記者也看了這封信,其實涵蓋了多個方面的內容,例如匯豐晉信核心成長基金即將打開申贖、權益類基金快速發展的背景,2021年“小週期”的挑戰等。不過大家顯然更加關心他對接下來市場走向的看法,因爲陸彬談到,市場風險正在慢慢積累,看到的機會也正在變少。和今年3月看好市場機會的觀點相比,這個判斷有了比較大的轉變。彼時他曾表示後市或不會再有大的系統性回撤,市場結構性機會較多,應該去主動承擔風險,同時享受可能獲得的潛在收益。而在這封信中,陸彬在展望今年下半年時則表示,他和團隊會採用“相對謹慎”的策略,對基本面持續性的要求更高,對估值容忍度也更加嚴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