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吃油飯、雞酒 命理師公開5大習俗

七夕吃油飯雞酒 命理師公開5大習俗示意圖達志影像

七夕情人節今(25日)登場,不少情人會選在這浪漫的日子約會慶祝,但你知道這天要吃油飯和雞酒嗎?命理師謝沅瑾分享了5點七夕相關的民間習俗,讓民衆在過節之餘,也能應景瞭解習俗背後緣由。

1、拜七孃媽聖誕

民間信仰中的七孃媽,亦即七星娘娘,是兒童保護神臺灣民間有「成年禮」,即在孩子16歲時,要到七孃媽廟燒金紙經衣、七孃媽亭等,藉此儀式表示孩子已經長大

2、拜魁星誕辰

民間認爲魁星是主宰文昌運之神,又稱大魁夫子或大魁星君。凡參加考試者,無不尊敬。書房懸掛以「魁」字轉化的魁星踢鬥圖,相傳能強化考試運。

3、向七星娘乞巧

七星娘即爲織女,相傳七星娘心靈手巧,因此年輕女孩會在七夕時向七孃媽祭拜,祈求賜與好手藝,進而得到好姻緣,即爲「乞巧」。婦女預備黃銅製成的細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了代表祈到巧。同時也會拜瓜果,若有小蜘蛛在其上結網,亦代表祈巧成功,稱之「得巧」。

4、拜牀母求保佑

民間相傳牀母能保護嬰兒幼兒。牀母沒有固定形象,是七星娘娘、臨水夫人註生娘娘等神祇的從神,負責助產安胎與保護嬰兒、幼兒。

閩南一帶麻油雞酒、煮蛋、油飯、面線米酒三杯、圓仔花兩束等應景供品奉祀牀母。奉佛者果品糕點清茶奉祀。將供品擺設嬰、幼兒臥室牀上,或設一案以設供品,置案於牀上或牀邊

禱曰:「今逢七夕佳節,奉請本宅牀母娘娘駕臨,享用供品,庇佑吾兒○○○、吾女○○○,平安無驚無訝,一瞑一瞑趕緊大。」祭拜完畢,依照各地慣例燒金紙即可。

5、七夕過情人節

七夕因爲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相逢,因此被稱做東方情人節,但傳統習俗中其實並沒有情侶約會的習俗,在臺灣,七夕是情侶約會重要的節日,其重要程度不亞於西洋情人節。傳說七夕下雨,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